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梨园飘香 > 群英荟萃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名家简介(17)

厉慧良:(京剧音配像原录音主演)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厉慧良(1923-1994),满族。祖籍北京,生于江苏南通海门。出身梨园家庭,父厉彦芝是京剧琴师、教师, 其母韩凤奎、姨母韩凤英都是京剧演员。自幼受家庭熏陶,六岁便能唱几段京戏。1930年师从刘晓香开始练功,并随剧团在上海更新舞台扮演《西游记》中小猴等配角。1933年从张福通学戏,后又向潘奎祥、赵瑞春、李桂春、产保福、关盛明、沈玉秋、郭三增、敖伯言、罗孝可、钱宝森等学艺,博采众长,刻苦用功,技艺日增,誉满宁沪。1936年其父开办厉家童伶班,大哥慧斌工铜锤、架子花脸;大妹慧敏,擅青衣、花旦、刀马旦和小生;小妹慧兰,擅演文武老生,、老旦和青衣;弟慧森演文武丑,被合称"厉家五虎",在长江一带演出,颇有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厉家班离沪入川,后在云、贵、川三省演出。此时厉家班改为斌良国剧社。这一时期厉慧良以演老生戏为主,武戏为辅,经常演出的剧目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战太平》、《珠帘寨》、《盗宗卷》、《问樵闹府、打棍出箱》、《八大锤·偳断臂说书》、《失印救火》、《四郎探母》、《赚历城》、《水帘洞》等。四十年代由于变声,以演武戏为主。经常演出剧目有《艳阳楼》、《挑滑车》、《长坂坡》、《闹天宫》等。建国后,厉慧良离开四川,到上海、天津、北京、山东等地巡回演出。1956年组建天津京剧团,他任副团长、团长兼主演。五十年代末,开始排演新编历史剧《火烧望海楼》,厉慧良成功塑造了马宏亮的英雄形象。1964年,又到北京演出了《六号门》,受到了奖励。

厉慧良是一位唱、念、做、打全面精能的演员,尤以武戏的做打更为突出,他基本功扎实,程式娴熟,善于探索,能用武打的程式刻画各种人物,深受群众称赞。他在继承前辈京剧艺术家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吸取各家所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他创造出"单腿吊毛"、"踢鞋上冠"、"大靠夹鞭"、"飞脚过人"、"飞越三桌"、"椅背倒提"、"大靠甩盔"、"飞叉下桌"、"拧身跨腿"、"飞脚三越"等十项绝技,发展和丰富了武生表演技巧中的高难度内涵,把戏剧情节和人物形象有机结合,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感染力。后期代表剧目有《八大锤》、《一箭仇》、《铁笼山》、《夜走麦城》、《钟馗稼妹》。

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