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北方网 > 梨园飘香 > 群英荟萃
   
     

《中国京剧音配像精粹》京剧名家简介(2)

杨宝森(京剧音配像原录音主演):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宝森(1909-1958),字钟秀。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曾祖父杨贵庆曾工刀马旦。祖父杨桂云(字朵仙),伯父小朵是清朝末年与谭鑫培同时代的著名京剧花旦演员。杨宝森幼年五、六岁便开始随堂兄杨宝忠学戏、练毯子功,拜裘桂仙为师,后从陈秀华、鲍吉祥习老生,十岁便"带艺搭班",长期在俞振庭的斌庆社求艺并演出,长年奔波于京沪两地。十六岁倒仓之后潜心学习余叔岩的表演艺术,因嗓音宽厚有余而高昂不足,故据己条件加以变化,行腔吐字抑扬婉转,自成一格,世称杨派,有"小余叔岩"之称,也是杨派老生的创始人。三十年代末,曾与马连良、谭富英、奚啸伯并称"四大须生"。他曾在《上天台》中饰演刘秀,《断密涧》中饰演王伯党,他的《定军山》、《阳平关》、《战太平》等戏曾博得京沪等地观众的高度赞赏。他童年时期擅长演出《文昭关》一剧,他所演出的《失空斩》、《捉放曹》、《击鼓骂曹》、《洪羊洞》、《桑园寄子》、《卖马》、《汾河湾》等均获得较高声誉。1943年7月,杨宝森在天津中国大戏院挂头牌演出,以《失空斩》一炮打响,1944年1月再次以《伍子胥》轰动京城。

杨宝森曾与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侯喜瑞等诸多名家合作,他虚心好学,乐观勤奋,长年坚持练功、习字、绘画、练琴,潜心研习演唱技巧,力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修养,使杨派艺术不断完善,走向成熟,他的演唱风格颇具余派稳健含蓄、韵味醇厚的特点,在吐(咬)字、发声、行腔方面也体现了余派那种"刚柔相济、曲中有直、圆而不滑、平中见齐的艺术技巧特色",扬长避短,就玉塑型,充分利用自己嗓音篇低、胸腔共鸣较好的长处,收到良好效果。他的"水擞"、"疙瘩腔"、"哭腔"、"绷音"、"衬音"、"闷音"、"趴音"等各种演唱技巧配合得当,声音甜美隽永,柔和圆润,他以醇浓的韵味、低回婉转的旋律及稳健的节奏,表现苍凉、悲哀、凄惨、沉郁的感情,受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他注重从舞台人物性格出发,揭示角色内在情感,他塑造的《伍子胥》中悲愤、落魄的伍员,《杨家将》中大义凛然的杨继业、正直机智的寇准,《失空斩》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洪羊洞》中忠心为国的杨延昭,《击鼓骂曹》中傲然不屈的弥衡以及《捉放宿店》中悔恨交加的陈宫,都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杨宝森曾任天津市京剧团团长,其门徒和学生有汪正华、良庆云、马长礼、李鸣盛、蒋慕萍、程正泰、朱云鹏、叶蓬等人。

他的京剧音配像录音主演剧目有《杨家将》、《失空斩》、《伍子胥》、《洪羊洞》、《击鼓骂曹》、《武家坡》、《大、探、二》等。

相关文章:
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