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曲艺--相声
      相声是北方曲艺曲种。以语言为主要表演手段的喜剧性艺术。初用北京话说讲,现各地已有用相声当地方言说讲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其艺术特色,以"说、学、逗、唱"为艺术手段。语言明快幽默,模仿维妙维肖,讽刺犀利辛辣。相声一般由"垫话儿"、"瓢把儿"、"活"、"底"等部分组成,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单口由一位演员表演,讲述笑话。对口由两位演员出台,一问一答。群口又称"群活",由三人以上演员表演。   
   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最早相声演出在清末~20年代,天津相声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津京两地相声演员频繁往来,许多相声演员在天津演红后,又赴全国各地。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来津长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扬名的相声演员有"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们都曾来津演出。建国前,天津的著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称),张寿臣(有"幽默大师"之称),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艺名小蘑菇)。建国后,活跃在天津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还有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余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00-2023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