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题 系 列
7

7

 
  3  
 
 
7    

在实现十五计划的第一年,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根据天津市委七届七次全会关于抓好增加群众收入、改善生活环境、提高文化品位三件事的重要精神,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改善群众的生活条件,并在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继续坚持和发扬为人民办实事的优良传统,不断改善农村人民生活条件,为此,决定在城市及农村做好20项工作。

     
 
     

建 设 进 程

百姓心中的丰碑

市区成片危陋平房改造宣告完成已经一年了。面对高楼林立、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崭新的天津,老百姓在感念生活好滋味的时候,更感谢党、感谢政府。在老百姓的心中,那一座座高楼就是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树立的丰碑,是共产党人在群众心中树立的丰碑。   

没有危改哪敢请外地亲戚   

昨天,和平区南市街庆有西里12门204的陈树元老大爷高兴地接待了来自山东的几位亲戚。年近七旬的陈大爷自豪地说,如果不是危改,我哪敢请外地的亲戚到家里来做客。   

陈大爷感慨地说,咱也知道,南市地区是几十万平方米、几万人拆迁量的危改大片难片,可是市、区的领导心里装着老百姓,专啃这块硬骨头。我们家在3年前住上了二室一厅的大偏单,圆了祖祖辈辈的新居梦。想想过去,看看现在,真是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这几年我每年都邀请外地亲戚到家做客,看看天津的变化。   

感念生活好滋味   

王串场公园的游人多是王串场地区的居民,人们到这里聚会,边锻炼,边闲聊,聊得最多的还是对现如今越来越好、越来越舒服的生活的感念,对王串场地区危改后发生变化的感慨。   

“就说这个公园吧,以前家家户户住破平房时,也想不起来这里,那时公园里光有点儿树,秃得很。”家住盛宇里2号楼的张明山老人一说起过去就刹不住车。“现在陆续都危改了,公园各种设施也齐备了,还安了不少健身器材。”   

说起王串场这片天津市当年最大的工人新村,人们最大感受就是不堪回首。对于如今的生活,人们闲下来常爱用与过去对比的形式述说那些细节。大家说,市委、市政府是实实在在为我们办实事、办好事,我们会永远记得。   

“天上”和“地下”   

津城的夏天,虽炎热难熬,但来到居住在红桥区光荣道和富里小区的张树勤家时,却让人感到凉爽宜人。老两口正在兴致勃勃地看电视。75岁的张树勤万分感慨地说,过去住在破平房时,冬天冷夏天热,危改使我一家居住的环境发生天上地下的变化。   

张树勤说,“我一家原住在西北角四棵树西胡同的两间平房里,这是我爷爷留下的,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又矮又潮,每逢过年刷浆时,很长时间也干不了,被橱里的衣服、被褥因潮湿,经常需在天晴时拿到外面晒,一到刮风下雨天,不管是白天还是半夜,都要紧急出动,到外面苫盖炉子和煤球。最紧张的时候,我们一家8口人住在一间屋里。胡同仅一米来宽,骑自行车的都难通过。我们天天盼望着能够早日住上有双气的楼房。1995年,政府决定打开芥园道,彻底改变西北角老城西地区的面貌,给我们带来了福音。如今我一家住上了两个单元房,居住条件改善了,刮风下雨都不怕了,既干净又舒服,天热了有空调,天冷了有暖气,跟过去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危改使中山门变了样   

现在住在河东区中山门福中园小区的于士深大爷,危改前住了30多年的中山门工人新村的平房。他回忆说,那时他一家五口人住在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平房里,屋里大铺小铺,还搭着阁楼,儿子是在自搭的小厨房里结的婚。   

于士深大爷说,“1994年政府开始着手对中山门进行改造,从1995年9月12段拆迁到1997年7月还迁新居,不到两年的时间我家就住进了新楼,如今每到周末,儿女们都来看望我们老两口,全家11口人团聚一起,再也不因屋小而感到拥挤了。”   

住上楼房生活丰富   

万德庄同安里5号楼3门401的关丽荣是该地区的老住户,过去这里的脏乱差给她留下的记忆太深了:房屋稠密拥挤,家家都住的是七八平方米的小屋,不少居民家屋里还搭着阁楼,到下雨天就更甭提了,屋门口挡着沙袋,外面没膝深的水真让人没办法。“还得感谢危改啊!”关丽荣说,“危改还迁使我告别了黑暗潮湿的小平房,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偏单。居住环境改善了,我的精神面貌也比以前好多了。”

 

 

关于北方网|广告服务|招聘信息|联系我们|网站律师|设为首页|
Copyright (C) 2000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