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泽简历

 

 

张宗泽,天津宁河人,自幼喜爱书画,泥塑,长期从事民间美术创作,并在天津美院深造。一九七二年在本县东丰台镇乡里建工室美术厂,负责技术把关,组织“杨柳青年画”、“民间玩具”仿旧彩木雕等工艺美术产品的加工出口,为社队增收、为国家创汇。

七十年代末痴情于根雕艺术的探索,在天津乃至全国率先投入根雕制作。当时一无资料,二无实物参考,凭着自己的悟性和执着,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刻苦钻研与实践,在地震棚内创作出形态各异,不同题材的根雕作品20余件。参加1978年县举办的职工实展和天津市1979年举办的市首届民间美展作品“十二生肖”获一等奖,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收藏作品二十件。作品展出前曾请教冯骥才老师得到艺术上的帮助,冯老师高兴地随口说:“你就是‘芦台张’”。在人民公园的首届民间实展引起当时艺术界的兴趣,根雕作品当首次亮相,观众在根雕作品展柜前反复欣赏,久久不愿离去。天津电台“今日生活”栏目、天津日报分别以“业余爱好与成才之路”;“工艺美术的春天,记我市树根雕作者——张宗泽”为题相继报导。根雕作品的问世,引起我市及全国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注意和喜爱,对后来天津及全国根雕艺术的发展和推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张宗泽在根雕艺术的实践中不断创新。1982年、1984年、1995年均有创新作品参展,除树根外又利用树根疤瘤,根槐切片、板与年轮,变废为宝搞出不同风格的造型艺术,还开发了欣赏与实用相结合的作品,如壁挂、浮雕、中外人物头像、文房用品等,这些作品一经在全国展出,即受到同道及专家的赞同,并为各地作者提供了信息和创作捷径。
张宗泽的根雕作品取材严谨,风格独特,主要表现田原情趣,从作品内容的丰富和题材的广泛反映了作者艺术修养和文化底蕴,由于多年的探索和不断创新,带来上取得一定成就,成为全国闻名的根雕艺术家。20余年共创作根雕、木雕、刻字、宫灯、城雕等400余件。

1980年四件作品入选日本神户人之岛博览会作品被收藏;
1982年五件作品参加市工艺实展获二等奖;
1983年作品“十八罗汉”台灯获市美化环境灯展二等奖;
1985年60余件作品在市二宫和天津美院展出并获奖;
1986年、1987年、1989年、1991年作品“艺独有偶”、“余生”“攻其不备”等作品获全国优秀根展刘开渠根艺铜牌奖二次荣誉奖一次;
1992年作品“秦汉开戈”获中国根艺花王杯金奖;
1993年获天津市技术名星奖,同时获天津市自学成才奖;
1994年获全国优秀根雕展一等奖(作品“一览众山水”);
1995年作品“忠烈魂”获全国第二届根雕优秀作品展最佳奖及评委特别奖;
1997年作品“斯巴达克”获“97中国根雕艺术博览会”金奖,同时获“屠一道根艺基金奖”;
1989年获工艺美术师资格,1994年获高级工艺师资格;
1988年当选县政协委员,1998年参加市政协;
1995当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盆景艺术家学会副会长;
1999年成立天津民协根雕艺术委员会当选会长;
1988年在天津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根雕艺术展;
1990年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访问澳大利亚,在全洪艺术节上表演和展示了泥塑和根雕艺术,载誉归来。

现在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中国民协根雕艺委会副会长
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天津民协根雕艺委会会长
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