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忠艺术简介
 

 

杨志忠 男 汉 生于1941年 天津市人

自幼善画,当1959年成立“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就放弃高考,入室学艺了。当时民间艺人多已改行。党的抢救政策,尊艺人很高荣誉待遇,我有幸得到真传,历史沿袭艺人有秘??人的绝技,也掰开揉碎的传开了。当时几乎没有休息过,三年学业,胜过多少年的摸索。此间,还在业余进修了美术大专,每门成绩优良。

《李逵探母》、《卖身契》都是二十几岁做的,也得益于理解深了,知识面广了。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示,大获好评,观众非常多,写下宝贵留言,专家也很重视,钟灵写文章,题为《从李逵探母到卖身契》充满赞美之言,说继承了传统,又有创新,尤其形象感人;郭沫若看后题诗:“……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中国美术馆收藏了这两件作品,并以优秀馆藏复展。

还有《上学第一天》、《新轮下水》等一批新作,都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羊城晚报》、《美术》等处发表。泥人张彩塑得到了新生。

文革后,创作《颗粒归仓》是以孩童与一群白鹅嬉戏稻穗为题做的彩塑,曾在全国工艺美展上获奖,引起重视;《光明日报》首先刊载,以后《人民画报》等很多地方发表,在赴日本“中国工艺美展”中做重点介绍。从79年我国小学语文第三册有一篇课文就是以这个真实故事写的。天津泥人传遍了小学生课堂。

《神医扁鹊》入选全国首届科普美展,历史神医扁鹊诊脉的专心,病人腹病的苦难,一静一动对比;衣纹起伏回转,象能脱下来一样;获全国科普美展二等奖。在1998年出版《中国造型艺术辞典》里有图文介绍。

《姐妹亲》是表现维汉小姑娘一起去上学。为表现单纯,和谐,优美已不仅用传统手法,而是概括、简约,独出新材了。在天津美展获优秀奖,入选全国美展;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出版的《中国美术馆馆藏选集》里占一席地。为此“人民日报”曾在美术欣赏专栏发表马克的图文并茂专文介绍。

《秦香莲》可见深厚的传统技巧。入选天津美展获优秀奖,入选全国美展,获好评。中国美术馆收藏。

还有很多作品《爱》《晨》等都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或成为中外交流的使者,被美术馆、博物馆收藏。民间艺术得到了发展。

随着国际交往扩大,外宾空前增加。他们对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情有独钟。从80年代创作了百子娃娃,把浮现在脑海里孩童形象,从嗷嗷待哺的婴孩到嬉闹无常的顽童,一一做出,尺寸只几公分,土里土气,憨态可笑,很受欢迎。不久市场上仿制者渐多;但毕竟不同:有个搞东方美术的欧洲人,来华旅游,带回去,竟有多方索要,他费了很多周折才找到我,当他见满屋都是,欢喜的说,我找到了真的……。有人说何不开个工厂,他淡淡一笑,平静中不断创作,其乐无穷。每一件作品都包含着感情,工厂生产不适合;即使这样,做的百子也以万计了。

对于经历了漫长创作生活,进入老年后仍会不时搞点创作,在平静中生活。

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 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美家协会会员
天津工艺美术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