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
  黑陶,历史和艺术的烧结

平几万又富贵
古朴雨又凝重
具有泥土的质地
音铜的身形

一、黑陶的历史
黑陶是陶器的一个重要种类,要了解黑陶,就需要对陶器的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原始人学会用火,使人类文明向前跨出了一大步。火带给人类的,不仅是光明和温暖,也不仅是熟食和美味,还有给人类带来巨大影响的一种器物——陶器。陶器的发明的契机,也许是偶然的原因,原始人从偶然经火烧烤变硬的泥土上得到经验和启发,发明了陶器。并不是所有的泥土都能烧制成陶器,并不是任意的温度都能够烧制出陶器,陶器必须用陶土即适合做陶器的粘土,在近1000℃的高温下,经过一定时间烧制而成,所以,陶器的发明肯定是经过了一个漫长探索和多次实践的过程。

 

陶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晚期,它是新石器时代前夕人类的伟大发明,从而成为新石器时代肇始的重要标志之一,和贯穿这个时代始终的一大特征。相传神农氏教人制陶,后世的许多窑工也把舜供奉为窑神,传说是舜发明了陶器,反正,陶器产生的历史是相当悠久的。陶器很容易使我们联想到原始社会我们祖先的生活年代和社会情景。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陶器由粗糙到精致,由饮食到礼仪,由实用到艺术,经过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人最原始的欲求便是饮食之需,陶器最初也是着重解决原始人在这方面的问题的,用陶缶烧水煮饭,不再茹毛饮血,食用生冷,用陶翁贮藏食物,避免了食物腐烂之苦,陶器的实用性受到了人们的青味。再后来,陶器被作为礼器广泛使用于祭祀、社交、装饰等方面,它的身价也随之更为高贵,艺术性、象征性因素更大了,成为一种平民和贵族都能够从不同角度各自拥有和广泛使用的器物。

 

陶器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行业。相传黄帝首设了陶正之职,《史记》载:“黄帝命宁封为陶正。”陶正大概相当于陶器工业部部长吧,在当时地位很高,因为当时的工业屈指可数,在铁器出现之前,象陶器这样使用广泛、影响巨大、关乎国计民生的工业更是无与伦比。以国家之力来组织和管理陶器的生产,可见当时陶器对于整个国家和社会已具有何等重要之作用。

 

黑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它“上袭仰韶,下启殷商,左挽彩陶,右携青铜”,是中华文明史上原始社会龙山文化时期文物的代表之作,被史学家称之为中华文明原始文化的瑰宝,它质朴、凝重,倍受历代文人雅士和收藏家的酷爱和推崇。

 

黑陶最初的考古标本是在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中发现的,成为这两个文化的重要特征。考古研究现已表明,黑陶大约出现在仰韶文化时期,在仰韶文化遗迹中已有少量出土,大汶口文化稍多,不过尚未形成气候。黑陶的大量出现是在龙山文化时期,即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时黑陶的发达,或许是同当时尚黑的古代民俗观念有关,当然更是古代陶器制作工艺发展的结果。

 

著名的龙山文化1928年由我国考古学家发现,1930年得以发掘,地点位于山东章丘县的龙山镇边上的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因此而得名,其存在年代大约距今5000年到距今4000年之间。这个重要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黑陶正是龙山文化的经典代表之作。提起黑陶,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龙山文化,提起龙山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想起黑陶。

 

因为精湛的制作工艺和较高的烧制温度要求,黑陶代表了陶器制作工艺的一个新高度,开创了陶器发展的新阶段,是陶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可是,不知什么缘故,黑陶在历史上却失传了,大概汉代以后,黑陶就已经很为罕见了,直到近些年,这门失传的陶器工艺才被重新发掘出来,使几千年前的古物获得了新生,并大放异彩,引起世人的惊讶和关注。

 

二、黑陶的制法

 

陶器的成型方法有多种,已知的制陶方法有捏制法、泥片贴筑法、泥条盘筑法、轮制法、模制法、雕塑法等。成型后还要加以修饰,配以纹饰、雕刻等。

 

成型的陶模经过烧制才能发生质的变化,变成陶器。烧制是制陶工艺中决定陶器成功与否的关键一道工序,技术要求很高。最初的陶器是地面堆烧的,陶窑的出现,是陶器发展史上的一次跃进,使陶器质量显著改进,后来制陶就再也离不开陶窑。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分别在陕西和河南发现过李家村文化和裴李岗文化的陶窑,距今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可见陶窑的出现起码在此之前。

 

黑陶与别的陶器的制法有同有异。黑陶是陶器在烧制过程中采用漆碳工艺而制成的,技术要求更高,火候、时间、用煤、窑型等都有独特之处,这些都是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获得的经验和技术,有的成为生产技术秘密、生产诀窍被严格保守,所以黑陶并非烧制砖瓦一样简单,并非人皆可为。

 

大多数黑陶都是轮制而成的,造型匀称、规整,做工精细,火候极高,质地坚硬,质感细腻而润泽。黑陶器皿以复杂造型为主,简单造型者甚少。由于是轮制,所以复杂造型器皿多是分部位制作,然后接合起来,有的则是辅以手制或捏制的部件相配合或附加上去。常见的黑陶器皿主要有罐、豆、鼎、尊、杯等。

 

鼎轩黑陶就是对古老黑陶制作工艺挖掘整理的过程中近年才出现的一个黑陶制作流派,其主要制作人是田景锋。田景锋荟萃诸多黑陶制作工艺手法,在承袭传统黑陶制作工艺的基础之上,推陈出新,大胆探索,革新工艺,将自己全新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理念溶入黑陶制作当中,不仅使黑陶的制作工艺有了新的突破,也使黑陶的艺术含量大大增加,古老的黑陶艺术在这里萌发了新的枝蔓,开出了奇异的花朵,散放着幽远的清香。鼎轩黑陶独选黄河退水后沉积已久的土质为原料,经过晾、晒、澄、踩、砸、棒及制胚、描图、手雕、阴干、熏烧等多种工序,精制而成,再现了古黑陶质朴、凝重、浑厚、含蓄的神韵,又溶入了现代艺术的灵魂,既体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又饱含了人文精神,是黑陶艺术品中的上乘之作。

 

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田景锋研制出一种适用于高浮雕的粘合泥,攻克了制作黑陶多层透雕套球的高难技法,并利用陶土密度不同颜色不同的特性及窑变的技法来设计制作鼎、尊、釜等仿青铜器物,几乎可以乱真,这些生产工艺技术成为鼎轩黑陶艺术品卓然出众的可靠保证。他制作的盘龙浮雕龙柱、龙瓶等最高达到2·7米,雄伟而精美,栩栩如生,飘然若飞,技盖群雄,美妙无比。他制作的镂空透雕三层套球,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疑为鬼斧神工。他制作的抽象派艺术陶艺使人洞穿东西方文化的地理距离和古今数千年的时间距离,给人以艺术的陶醉和无穷的遐想。

 

三、黑陶艺术鉴赏

 

黑陶以其质朴、凝重、典雅、高贵的特点,构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魁力。它以造型取胜,文饰少而简洁,黑色质地在磨光后产生的色泽质感,象青铜,又似生命的健康肌肤,富于诱惑,引人遐思,令人感到一种亲近触摸的冲动,又感到一种宗教式的沉静、幽远和神秘。黑陶制作精致,趣味独特,在陶器家族中鹤然独立,大放异彩,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从工艺上说,黑陶代表了陶艺发展的一个较高的水平,在陶器发展史上和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及时代特性、社会因素,都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

 

黑陶在古代就主要是作为礼器来使用的,比普通的日用陶器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更高了一个层次,具有较高的文化含量。在现代,在当代,黑陶的价值也主要体现为它的艺术性,黑陶柱、黑陶瓶、黑陶鼎、黑陶尊、黑陶罐、黑陶雕塑等等,无不体现出一种幽雅的文化品位。当然,如果您用黑陶杯、黑陶尊来饮酒,它在体现艺术性的同时,还同时具有实用性。拥有黑陶,不仅是拥有器具饰物,而是拥有一种精神享受,一种文化熏陶,还有一种不言之中的品位象征。

 

鼎轩黑陶胎薄无釉,乌黑发亮,质地坚硬,叩之如磬,永不退色,具有黑加发、硬如瓷、亮如镜、触如铜的特色。它在弘扬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荟萃各派精华,深入挖掘黑陶的艺术品位、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精雕细琢,赋予黑陶以生命的美丽,灵魂的独语,形神色俱备,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鼎轩黑陶主要品种有3大系列:
1、仿古艺术系列——可烧制大到2米以上,小到3—5厘米的观赏瓶。
2、现代风格系列——可提供抽象风格和现代休闲品位的艺术挂件和生活摆件。
3、创意精品系列——可表现艺术家的精美构思,可体现设计者独具特色的创意。

 

鼎轩黑陶是物质,更是精神,是艺术,也是哲学,质朴、无华,平凡而高贵,来于自然,复归自然,它与我们的人生有着某种神似之处。鼎轩黑陶是文化人、收藏家的钟爱,也是平民百姓装饰家居、陶冶情操和社会交往中馈赠礼品的高品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