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东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东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

 

 1 9 7 9  年

1月4日 《天津日报》第一版刊登了《务本大队积极发展养貂》的报导。称:该大队自1972年开始养貂以来,共向国家交售貂皮2000张,集体增加收入10万元。

1月7日  《天津日报》第一版刊发了关于东郊区新立村公社翟庄大队在1978年年终现金分配中,人均分配水平达到240元,突破了历年现金分配最高水平的报道。同时发表了该报短评《不要怕富队分配“冒尖”》。

1月22日  中共东郊区委制定上半年工作计划,中心是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解放思想,把全区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具体要抓好四项工作:一、加速发展农业生产。二、大力发展社队企业。三、进一步落实农村政策、干部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2月3日  中共东郊区委召开区、公社、生产大队共680人参加的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关于地主、富农分子摘帽问题和地富子女成份问题的决定》,集中解决把工作的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问题。区委副书记葛同欢作了题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两个文件的精神,为把我区农业迅速搞上去而努力》的报告。会议于2月27日结束。

7月16日  成立东郊区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张继光任主任,赵冠英、孙幼敏、崔和云、刘步瀛为副主任。这个委员会的任务是在区委、区革委的领导下,遵照全市统一部署,完成本区的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

7月18日  中共东郊区委、区革委会联合发出《关于立即开展农业增产节约运动的通知》。

7月20日  中共东郊区委发出《关于认真学习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的通知》,号召全区人民坚定不移地执行“解放思想,开动机器,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和党中央、国务院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打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第一个战役。

 

1 9 8 0  年

4月1日  中共东郊区委召开党员负责干部会议。各公社、局和区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党员负责干部出席。至4月5日会议结束。区委书记赵宝仓传达了中央十一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会议精神,并谈了个人体会。他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坚决认真地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搞好全区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加速“四化”建设而奋斗。

12月1日-6日 中共东郊区委召开了有公社党委正副书记、管委会正副主任、生产组长、经营管理站负责人、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会计、农口各局科长以上干部和区级机关各委办科负责人计500人参加的工作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区委在这次会议上,贯彻落实了粮油征购“一定五年不变”的农村经济政策,放宽了生产队的自主权,支持社员从事家庭副业生产,取消了已往规定的各种限制禁令。

年末  东郊区政府向市计委报称: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1976—1980)农业发展概况为:1980年粮食总产量1.22亿斤,比1975年增长10%,平均每年增长2%;商品菜上市量3.3亿斤,接近1975年水平;果树面积1172亩,比1975年增长1.5倍;水果产量31.6万斤,比1975年增长3.45倍;生猪出栏3.39万头,比1975年增长49.3%,每年递增8.4%;羊1.14万头,比1975年增长32.5%;奶牛从无到有,1980年达32头;蛋鸡28.5万只,比1975年增长71.45%;水产品产量下降为332.1吨,比1975年减少19.1%;全区农业总产值12863.3万元,比1975年增长56.11%;社员收入,人均228.27元,比1975年增长42.8%。

 

1 9 8 1  年

1月8日  《天津日报》第一版刊登了东郊区万新庄公社畜牧场实行专业承包生产责任制,调动了干部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连续两年扭亏为盈的消息。

2月14日  中共东郊区委召开第3次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并讨论市委召开的区县委书记汇报会议的精神。通过讨论决定: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除人们把责任制看作“分田到户”,把开展家庭副业看作“走回头路”等种种错误认识,毫不动摇地把责任制认真搞好,把农、林、牧、副、渔、社队企业、农业科技等农业经济全面搞活。

11月16日-23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人民政府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区、公社、生产大队三级干部共450人。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如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与会人员学习了中共中央75号文件和13号文件,赵沽里大队等8个单位介绍了落实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经验,区委、区政府领导在会上发表了讲话。区委副书记葛同欢在讲话中就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要进一步明确生产责任制的指导思想。二、农业必须坚持集体化的方向。三、农业生产责任制一定要搞,但形式要多样,不搞一刀切。四、关于承包指标和返销队超产粮抵顶的问题;五、大力普及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六、发展生产应讲求经济效益。七、鼓励社员经营好自留地。八、各级党组织都要加强领导。副区长王学思就今冬明春农业生产、打井抗旱、开展多种经营以及计划生育等工作作了部署。

 

12月11日  中共东郊区委常委、副区长史铨召集万新庄、新立村、军粮城三个街道办事处的负责同志座谈,就如何发展街道集体所有制经济问题进行研讨。据统计,建街以来,三个街共开设商业网点和小工业企业(含居委会办的)46个,安置1948人,未安置的尚有1282人。主要困难是资金短缺和供销渠道不畅通等问题。

1 9 8 2  年

3月18日  中共东郊区委召开各公社、街、局和区机关部委办科以上干部150余人参加的党员领导干部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在全国公交会议上的讲话和中共天津市常委扩大会议精神,要求把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结合起来,强调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讲求综合经济效益。

6月11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在东郊礼堂联合召开1982年上半年农村工作总结大会。各公社、大队和区级机关各部、委、办、局的主要负责人出席。葛同欢在讲话中总结了上半年的工作,对下半年工作作出部署。提出,下半年要围绕经济建设搞好农村各项工作,力争达到总产量不减、收入不减、积累不减、分配不减、对国家贡献不减的预定目标。

1 9 8 3  年

1月18日  中共东郊区委召集区委、区人大、区政府主要负责人学习讨论中央(1983)1号文件。确定了1983年全区要着重做好的几项工作:一、按“四化”要求,配备好领导班子,为机构改革奠定基础。二、扎扎实实地抓紧经济工作,大力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三、搞好公社和商业体制改革,走农工商联合的道路。四、抓紧在职干部的培训,提高业务和知识水平。

2月11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联合发出《关于批转区供销社体制改革初步方案的通知》:同意区供销社体制改革的初步方案,望认真组织实施。该方案改革内容为:恢复合作商业性质,增强“三性”即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扩大吸收农民入股,建立社员代表大会等。并决定在小东庄供销社搞试点。

3月4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根据万新庄试点工作取得的经验,制发了《关于社队体制改革工作的安排》,提出了以下几点:一、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的和要求。指导思想是:要搞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要贯彻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方针是:从实际出发,全面而系统地改,坚决而有秩序地改。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保持社队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稳定发展社队企业,保护集体资产;利于群众,便于领导。目的要求是:一切改革工作要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利于农民的富裕幸福。公社体制改革要达到精简机构,调整班子,减缩人员,提高效率的目的。二、公社体制改革的办法:(一)原则上分两步走。第一步,实行党政企分设。第二步,改革经济体制和经营管理制度。(二)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和企业组织三个领导班子,本着“四化”要求,进行体制改革,调整班子,正副职平均年龄40—45岁,乡党、政一正一副,大乡一正二副,党委成员5—7人。三、大队改革办法: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设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和生产委员会。四、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全区除万新庄外,余下的7个公社,97个大队的改革任务采取统一部署,全面展开,先易后难,成熟一个,进行一个的方法。步骤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文件,调查研究,制定方案;第二阶段,实施方案,安排班子,党政企分设;第三阶段,建立制度,总结工作,时间至6月底基本结束。五、加强党委对体改工作的领导。首先要做好公社领导成员自身的思想工作,其次,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要做好社队干部的思想工作。

10月30日-11月2日 中共东郊区委在区招待所召开农村工作会议。参加人员:各乡党委书记、乡长、公社主任、农经管理员;各村党支部书记、生产委员会主任;有关公司负责人、区级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区委书记葛同欢在发表会议上讲话。指出:全区983个生产队中有950个生产队已落实了责任制,占生产队总数的96.64%,其中联产的912个,占92.77%。全区经济组织发展到1700多个。全区生产专业户和重点户已发展到6797户,60%以上的农户开展了家庭副业,出现了555个新经济联合体。农业经济必须走综合发展的路子。努力完善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大力发展“两户一体”,挖掘潜力,加强领导,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1 9 8 4  年

5月16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放宽政策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通知》根据中央(1984)1号文件和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作出如下规定:一、要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首位工作来抓。二、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提倡集体个人一齐上,大钱小钱一起抓,工商交建服五业并举。三、完善企业的经济责任制,超额按比例分成,减产按比例扣罚。四、落实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解决“大锅饭”,奖金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实行个人定额计件。五、对成绩突出的职工,实行专项奖励或晋升工资。六、培养“明白人”、“内行”充当企业领导。七、扩大乡镇企业的自主权,逐步改变委任制为选举、招聘制。八、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九、民主办企业,勤俭办企业。十、企业名称不强调加上某乡某村。十一、区乡工商行政、物价、物资、粮食、银行等部门要积极予以支持。十二、社员共同投资办企业,应视为集体合作经济,与生产队集体企业是平等的。十三、新办乡镇企业有困难的,除烟酒等20种国家明确规定不准减免税的产品外,可给予一年免征工商税和所得税照顾,第二年利润低微或属于穷队的继续免征所得税一年等。

5月22日  东郊区代区长张继光在东郊区第九届第一次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区农业经济结构由单一种植转向全面发展。1983年同1979年相比,纯农业收入在农业总收入中的比重由30.2%下降到11.4%。“两户一体”迅速发展,1984年一季度末专业户、重点户已发展到11502户,占总农户的21.5%,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已发展到860个。乡镇企业作为集体经济的支柱逐年巩固壮大,1983年乡村两级办的工业企业达405个,比1979年的161个增加1.5倍。学科学用科学的群众热潮正在兴起,科技示范户发展到498户。农民收入增加,人均338元,加上自营收入人均收入达399.7元。赵沽里成为我区第一个“彩电村”。

6月9日  《东郊简讯》第6期载:到5月底全区的新经济联合体有860个,包括粮食、蔬菜、林业、养殖、运输、工业、商业、劳务、基建、服务等十几个行业,其中运输、工业约占总数的77.7%。区政研室对全区中的12个联合体近期做了调查,特点是:一、以家族亲戚为主的联合占9个,联合入股承包集体经济的2个,与集体经济承包者共经营的1个。二、能人牵头。三、船小好调头,转产快。四、专业性强。五、效益高,收益快。六、注重信誉。

9月29日  天津市计委批准东郊区苗街蜡烛厂与香港沃茂有限公司合资生产经营蜡烛,每年生产蜡烛3000吨,产品全部销往国外。

11月17日  中共东郊区委和东郊区政府印发《关于签发土地使用证和加强经济承包合同管理的通知》,部署了以下任务:一、区委、区政府要求各乡镇于1984年底前完成签订经营承包合同,发放土地使用证,让农民放心。二、完善经济承包合同,农林牧副渔各业凡有承包关系的,必须按照统一规定,签订1985年的经济合同,使联产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巩固。

11月29日  中共东郊区委召开专业户、联合体代表会议。全区种植、养殖、工、商、建筑、运输等行业的专业户与联合体代表220人参加了会议。区委书记葛同欢发表讲话,指出:全区各种专业户已发展到12438户,占全区农户的23%,比去年同期增5642户;各种类型的经济联合体发展到931个,比去年增加376个;专业户的发展促进了我区产业结构的变化,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会上,苗街奶牛专业户闻长发、北坨养鱼专业户陈宝坤、跨村土地承包户大新庄王子成、赤土村粮食专业户魏德华、增兴窑养猪专业户孙继民、向阳村工业加工专业户陈福安等作了大会发言。三村村委会和朱庄村委会还介绍了支持专业户、个体户的做法。

同日  东郊区区长张继光在《关于专业户、联合体、专业村在实现“翻番”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就三个专业户(养鸡专业户杨子元、汽车运输专业户韩刚、务工专业户陈福安),两个专业村(储运专业村东堼村、服装经营专业村军粮城三村),一个联合体(小东庄火炬皮鞋厂)的经营特点,总结出了他们发展商品生产快、充分利用了剩余劳力、利用了闲散资金、搞集约经营等优势,显示了他们在翻番中的促进作用。

12月3日  《东郊简讯》第16期载:1983年底东郊区拥有各种运输车辆4854辆。1984年截至9月底,新增运输车241辆,从业人数15050人,产值3895万元,比1983年同期增长了48.3%。

1 9 8 5  年

全年  中共东郊区委认真贯彻党中央和市委的指示精神,深入改革开放,主要抓了下列工作:抓农业,进一步改革农业管理体制,改革统派购制度,开始实行菜价放开,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扩大市场调节,进一步把农村经济搞活。抓乡镇企业和新经济联合体,鼓励各乡、村办企业与科研单位挂钩,发展为大城市配套的加工项目,放宽政策,鼓励新经济联合体的发展,允许雇工,鼓励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抓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普法五年计划并付诸实施,宣传天津市市民守则,创建文明乡镇和双文明单位。开展打击刑事犯罪的第二战役,加强综合治理,整顿社会治安。抓体制改革,军粮城撤乡建镇,幺六桥乡改称幺六桥回族乡,建立区级政协组织。抓党风建设,开展整党,健全党风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克服机关单位滥发奖金实物等新形势下的不正之风,停止党政机关办企业。

1 9 8 6 年

1月2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郊县农民日子过得宽裕了》称:天津郊县农民生活消费的顺序已由过去吃、穿、用、住、烧转变为吃、住、用、穿、烧,普遍是吃讲营养,住讲宽敞,用讲高档,穿讲漂亮。农民家庭耐用消费品逐渐由老“四大件”向新“四大件”发展,除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老四件拥有量大幅度增长外,过去很少有的电视机、收录机、电风扇和电冰箱,已开始进入农民家庭。

1月21日  中共东郊区委下发了《1986年区委工作要点》,确定工作重点是: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改革,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搞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抓好班子建设;努力完成“七五”计划第一年的各项任务。

2月17日  《天津日报》第一版刊登本报讯:东郊区大毕庄乡党委和政府树立服务思想,帮助菜农解决产销困难,产前抓供,产中抓帮,产后抓销,全乡去年上市蔬菜达一亿四千万斤。

4月1日  东郊区区长张继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1985年工作成果时列举了一些主要数字:粮食总产5.8万吨,较1984年略降;蔬菜上市10.7万吨,比1984年增长1.6%;水产品上市1496吨,比1984年增长96.4%;牛奶交售1704吨,比1984年增长90.4%;鲜蛋上市1855吨,比1984年增长98.7%;水果上市668吨,比1984年增长1倍;乡镇企业总产值3.8亿元,比1984年增长39%;乡镇企业总数达879个;仓储库场达53个;各种运输车辆达5331辆,其中货运汽车为2115辆;全区农村社会总收入5.44亿元,比1984年增长38.3%;农民人均收入692元,比1984年增加109元;区财政收入6431万元,比1984年增长49.6%。

10月5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东郊区李明庄养鸡专业户杨子元,养鸡3年上交国家鲜蛋16万多公斤,今年养鸡突破2万只,日上市鲜蛋250公斤。他采取一系列科学养鸡方法,刻苦钻研,前不久,通过考试获得了畜牧兽医技术员的技术职称。

1 9 8 7  年

2月27日 东郊区区长张继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回顾1984-1986年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取得的成绩有四个方面:一、商品经济出现新的突破。1986年全区总产值7.694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62亿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1228元;农民人均收入804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988亿元;粮食总产1.34亿斤;蔬菜上市3.43亿斤;乡镇企业总产值5.47亿元;仓库业发展到58座,运输车辆发展到2156辆;外贸收购额达3200万元;财政收入8270万元。以上各项都实现了比1980年翻一番或取得新的突破。二、城乡面貌有了新的改观。三年来完成自来水入户5.4万户;新修村镇公路12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建农民住宅楼3.5万平方米;建沼气池800个;植树85万株;统建职工住宅楼4.5万平方米;完成1.2万户民用天然气工程;安置就业2896人。三、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四、精神文明获得新的成果。

12月7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制发《关于鼓励发展土地(畜牧水产)适度规模经营的十条规定(暂行)》,作出凡经营粮田100亩以上或园田5亩以上的农户,其所需贷款由区财政酌情给予贴息等规定。

同日  《天津日报》第一版头条位置刊登报道文章《东郊经济走上城郊型轨道》。报道称:今日东郊农村经济,一改九年前城乡分割,以粮菜为主的封闭单一状态,出现了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城乡结合的新格局。建成了“一菜三水”(蔬菜、水稻、水产、水果)为主的农业副食品基地。形成了以依托城市、为城市大工业配套为特点的东郊乡镇工业。全区乡镇集体工业已由九年前的144家发展到867家,从城市引进科技人员416人,与全国数十个城市郊区结成“中国北方城市郊区经济技术协作区”或“友好区”。出口产品达40多种,达标产品300多项。具有当地资源特点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是东郊区城郊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又以仓储运输业最为突出。几年来,他们建成各种仓库70余座,占地5000多亩,储存量达5000万吨。拥有各种运输车辆5843部。今年,仓储运输业的产值达1.6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今年农民人均收入和上交国家的税收两项居本市四郊五县之首。

全年 中共东郊区委继续贯彻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全力抓好各方面的建设。在经济建设方面,在继续完善农业和乡镇企业承包制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在建设和发展商品型、外向型的产业结构上,扩大出口,拓展对内对外的经济联系,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与国内数十个城市郊区建立友好联合。出现了专业村,个体、私营经济也得到了发展。在思想建设方面,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作为中心组学习、干部轮训和全民教育的中心内容,贯彻于全年,始终紧抓不放。在法制建设方面,继续普及法律知识,两万多名干部群众取得“九法一例”的结业证书。以打击刑事犯罪和狠煞赌风为重点,推动了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取得了成效。在城乡建设方面,积极配合全市性的外环线工程、煤气化工程,以此推动本区的城乡建设,村容街貌、道路、农房、饮水、交通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党风建设方面,较高质量地完成整党、核查“三种人”、民主评议领导班子等项工作,纯洁了各级党组织,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提高,加强了反腐防变的自觉性。

1 9 8 8  年

1月19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东郊区有7个种粮专业户,去年的纯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劳均收入达5300元,最高的达9000多元,比当地务工劳力高出数倍。这7户农民承包的土地大都是离村较远、不便耕种的荒地,承包面积多数百亩以上,达到规模经营水平。去年这7户共收粮25万多公斤,商品率达70%。

1月20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下发《关于鼓励发展私营经济并加强引导管理的暂行办法》。《办法》规定:私营企业可以跨地区雇工,可以承包和租赁小型全民或集体所有制的企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私营企业刁难和摊派,要求私营企业经营者自觉守法、接受监督。

3月5日  东郊区区长张继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1987年,全区社会总产值达到10.4亿元,比1986年增长32.8%;农村社会总产值突破10亿元,比1986年增长41.5%,已提前13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

4月4日  东郊区政府作出《关于1988年改善我区人民生活十项工作的决定》:一、修建村镇公路15公里。二、美化津塘公路和样板村。三、再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0平方米、节能灶1000户。四、再着手搞3个村的集中除氟。五、完善丰年村小区配套,筹办程林二、三村的平房改造。六、新建4所小学,改建8所小学。七、新建工人俱乐部、少儿图书馆,修建区田径场。八、解决部分教师和医务人员宿舍。九、增设百货大楼、浴池、旧机动车交易市场等商业网点。十、发展社会保障事业,建区福利基金会。

同日  中共东郊区委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1988年调查研究参考选题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就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等重点课题开展调查研究。

8月24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联合召开乡镇企业深化改革经验交流大会。会上,新立村乡小型空气压缩机厂、万新庄乡符离集烧鸡厂、赤土乡企经委、大毕庄乡农工商公司分别介绍了推行内部责任制、实行厂币制、招标租赁制、企业兼并制和股份制的经验。区委书记葛同欢和区委副书记李占珵分别讲话,对这些经验给予肯定。

同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提出:有条件的余粮村,土地要适当规划,实行“两田”分开。口粮田分户经营,责任田从各户抽出,由种田能手承包经营。人多地少,村办企业相当发达的村,可把耕地按户承包改为按企业承包,厂内建立农业车间,实行独立核算。“适度”的标准一般掌握在劳均旱田15亩以上、稻田10亩以上、露地园田2亩以上、大棚温室1亩以上、果园5亩以上为宜。各乡村要对承包的土地实行“大稳定,小调整”。今后凡是建设粮菜生产基地,一开始都要搞规模经营。为此,申明几项政策:一、逐步变土地无偿使用为有偿使用。二、完善以工补农政策。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险制度。

12月19日 中共东郊区委办公室《东郊简讯》第22期刊登《改革中崛起的东郊乡镇企业》一文,称:至1987年,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达8.68亿元,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的82.7%,比1978年增长9倍;从业人员86911人,占全区劳力的80%,比1978年增长3倍;乡镇工业固定资产原值1.6亿元,比1978年增长4.5倍。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12月23日 中共东郊区委办公室《东郊简讯》第23期报道了十年改革中东郊区农业的发展变化:一、农业产值十年翻了两番,1988年1.5亿元,比1978年增长2.28倍。二、农业结构经调整,打破了单一种植业的格局。三、由半自给型转向商品型。四、出现了165个家庭农场、57个家庭果园、980个家庭养殖场,在家庭联产承包制基础上发展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12月24日 中共东郊区委办公室《东郊简讯》第24期载《我区城乡建设工作回顾》一文称:从1981年以来,全区修筑乡村公路271.25公里,达到村村通公路;107个村安装了自来水,受益人口达240432人;三年气化工程两年完成,16895户居民用上了天然气或煤气;统建住宅楼23栋56486平方米;投资200多万元修建了金乡公园和东丽公园;投资150万元建成4000平方米的东丽幼儿园;改造程林一村低洼房屋,新建楼房20000平方米;改造十五间房低洼房屋7200平方米;兴建农民住宅楼88800平方米;农建商品房345000平方米;完成市政城镇道路86条66739平方米;开发建设商品房44802平方米;养护区级公路8条114公里;实现集中供热面积80000平方米。

年末 东郊区政府组织了对1988年改善人民生活十项工作完成情况的检查验收。经验收:全年新建公路18.5公里;建农民住宅房8.5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下水道4.4万米;津塘公路绿化6.45公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30平方米;推广节能灶1950个,引滦河水进入信号厂地区;完成统建住宅楼1万平方米;翻建学校21所,迁建10所,维修校舍7500平方米;为医务人员和教师解决住房2200多平方米;翻修了区体育场;新建了工人俱乐部;开设了少儿图书室;增设了一批商业网点;完成张贵庄地区集中供热4.5万平方米;有44个村7400多农民实行了养老金制度;安置了554名残疾人到福利厂工作;全面完成了预期安排。

全年 中共东郊区委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积极促进全区经济向着商品化、外向型方向发展,出台了鼓励种粮大户、鼓励第三产业尤其是仓储运输业、鼓励专业村和私营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地方性政策规定。经过全区上下的一致努力,全区经济取得了显著发展,社会总产值提前13年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第二,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续推动“五讲四美三热爱”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了建设文明村、文明单位的活动,大张旗鼓地开展以禁赌为重点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党内推行了禁赌责任制,取得了较好效果。第三,开展了“话说十年”活动,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十年来的辉煌成就,坚定信心,再攀高峰。第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以整顿公司为重点,狠刹不正之风。

 

1 9 8 9  年

 

1月19日 中共东郊区委书记葛同欢签发宣传材料《改革十年,东郊巨变》。材料列举出1988年与1978年相比的十项主要变化:一、农村社会总产值增长9.8倍(1988年为14.4亿元)。二、社会总收入增长7.7倍(1988年为12.4亿元)。三、纯收入增长4.5倍(1988年为3.95亿元)。四、固定财产总值增长2倍(1988年为3亿元)。五、1988年乡镇企业达1282个,职工达86900人,比1978年分别增长8倍和4.6倍。1988年总产值达12.1亿元,比1978年翻了3番。六、仓储运输业总产值2.31亿元,增长50倍。七、私营经济产值达1.5亿元,占社会总产值的10%(1978年为零)。八、1988年外贸收购值9466 万元,较1978年翻了7番,外贸生产厂家达41个,比1978年增加了39个。九、财政收入增长2.5倍(1988年突破1亿元)。十、农民人均收入突破千元,比1978年增长4.4倍。

1月24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东郊区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工商户和私人企业已达5807户,去年产值突破1.6亿元,相当于全区农林牧渔总值,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主体经济。

1月27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东郊区用乡镇企业收入支持农业发展,去年补农2000万元。农业投入的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全年粮食总产达6900万公斤。平均单产411公斤,比1987年增加51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9月2日  《天津日报》在第五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专栏中刊登通讯《四十年东郊巨变》。通讯称:40年来,东郊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到1988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改革10年来,在“服务城市,富裕农民“方针的指引下,农作物由单一的种植业向综合方向发展,建立了菜、肉、蛋、鱼、奶、果六大副食品生产基地和水稻生产基地。到1988年,集体企业发展到1000多个,分为27个行业660多种产品,总产值12.7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2倍。经济的发展给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1988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82元。近几年,全区修筑乡村公路270多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区家家自来水入户,新建农民住宅楼21万间。教育发展较快,全区中小学发展到73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同日  《天津日报》第五版报道:改革10年来,东郊区充分利用海、陆、空交通方便的地理优势,发展为城市配套服务的储运业。据统计,该区1988年储运业创产值2.3亿元,占全区工业收入的六分之一。1981年区里正式成立运输管理站,并在9个乡镇相继建分站,到目前,全区已有5000多亩低洼盐碱地改造成71座仓库,其中大型库房面积达22万平方米。与市区毗邻的大毕庄乡、万新庄乡为本市内贸商业存储了大量物资。津塘公路两侧的新立村、小东庄、军粮城等乡镇为华北、西北10省市存储多种进口物资。全区仓库年吞吐量达500多万吨。到1988年底,全区已有45座外贸仓库获得市口岸委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仓储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运输业的兴旺。据统计,全区个体、联合休、集体拥有各种运输车6200多辆。4年间全区农民兴建了13条仓储铁路专用线。

同日  《天津日报》第五版报道: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坚持“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生产方针,把东郊区建成城市的“米口袋,菜篮子”。改革开放后,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发展“一菜三水”规划,即在毗邻市区的3个乡镇中发展蔬菜生产,在“内陆”6个乡镇主攻水稻、水产、水果。十多年来这一战略规划得到了充分发展,其中水稻这种在“文革”期间断档的优质高产粮食作物如今已恢复播种达12万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75%,成为天津第二水稻基地。十年前该区水果面积不足千亩,近年由于狠抓,果树面积已达5000亩。水产品近4年间开发精养鱼池2.7万亩,年产淡水鱼4167吨,比1978年的水面增加8.8倍,产量增长10.5倍。去年全区3.5万亩菜田蔬菜总产量超过1.8亿公斤,产值6000万元,与1978年比,面积减少了29.5%,而单产却增加10.9%,产值增长2.5倍。其他如奶牛已发展到1040头,去年上市鲜奶463万公斤;生猪饲养达45000头,去年出栏22000头,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倍;蛋鸡去年存栏58万只,产蛋350万公斤,是1978年的3倍。

同日 《天津日报》第五版报道:解放40年来,东郊区的最大变化是乡镇企业的兴起,现已发展到1000余家,年产值达11.75亿元,是改革前的19.6倍,占全区社会总产值的80%。全区每10个劳力就有7人在工厂上班。全区还先后引进外资1688.7万美元,建成山海关豆制品有限公司等8家中外合资企业。全区外贸生产以63个出口企业为重点。出口产品已达50余种,远销海外30几个国家、地区。钢窗、水表、笳克衫、防火涂料、空气变形纱、小型空压机、减速机、化妆品等24种产品分别荣获部优、市优和局优产品称号。

同日 《天津日报》第五版以《古镇飞出巨龙来》为题,对东郊区军粮城镇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成为乡镇企业新兴名镇的事迹作出报道。该镇从70年代末开始兴办外贸企业,现已建成中外合资、补偿贸易、来料加工等各种类型的外向型企业7个,年出口产值达2700余万元。羊毛衫、工艺蜡烛、涂塑架材、木装饰板等产品远销美、日、英、苏、香港等20几个国家和地区。

同日 《天津日报》第五版报道了东郊区的“津郊之最:·1988年,东郊区农民人均分配水平达1082元,居本市四郊五县之首。·1988年,东郊区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税收完成1.02亿元,为本市上交税金最高的郊区。·1988年,东郊区城乡储蓄余额达2.02亿元,是最高的郊区。·1988年,东郊区被命名为“全国先进体育区”。在首届全国农运会上,东郊区参赛队员最多,代表本市夺得金、银、铜3块奖牌(女乒、男篮、足球)。·1985年,东郊区苗街村建成本市第一条民办铁路,现在全区村办铁路有14条,总长14.3公里,是郊县农民自建铁路最多的郊区。·东郊区大毕庄村有园田3608亩,年产蔬菜2332.5万公斤,为本市最大的园田村。·东郊区万新水产畜牧场有280亩鱼苗地,孵化、培育各类鱼苗8000万尾,成为郊县鱼苗供应基地之一。

同日 《天津日报》第五版报道:10年前,东郊区的科技队伍几乎为零,而到今年6月底全区已报评出高中级科技人员813名。他们在城市科研部门和大专院校专家的协助下,建成15个民办科研所,并研制成功许多科研成果。其中有:亚迪科研所研制开发的声动、电动玩具,新颖独特;苗达技术开发公司研制出高效节能柴油灶,比世界同类产品单位时间节油达4倍;天宝畜牧生物所由猪取胆汁提取胆红素已达0.5公斤;永和村与市农科院合作海污水沉淀后养虾,3年均获丰收;大地菜果园艺研究所用60亩土地试验果菜立体交叉栽培,效益十分可观;小型空气压缩机研制成功,填补国内空白,获得市优产品称号,已被市政府评定为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津东中青一号”大白菜良种选育成功,去年被市政府评为科技成果二等奖;盐酸法制造金红石型涂料酞白粉成功等等。

9月3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东郊区张贵庄地区的6层综合商业楼——东丽商场于昨天上午开业。这个商场是无烟商场,这在郊县商场中还是第一家。

年未 东郊区政府《1989年工作总结》中列举全年有关农业生产的数字称:一、粮食生产,总产达到7264万公斤,亩产平均433.6公斤。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4828亩,总产量却增加3.92%。二、蔬菜生产,总产量达19081万公斤,比上年增长3.6%;上市16952万公斤,比上年增长0.47%。三、生猪生产,全年饲养50511头,饲养量比上年增长12.47%;出栏28641头,比上年增长31.6%,完成订购任务的148.7%。四、蛋鸡生产,全年饲养71万只,鲜蛋总产489万公斤,比上年增长7.87%;交售鲜蛋291.2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4.21%。五、渔业生产,水产品总产量5177.87吨,比上年增长24.41%。六、奶牛生产,全年饲养1175头,饲养量比上年增长3.43%;产奶314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2.87%。七、林果生产,全年植树25.24万株,新栽果园1439亩。果品总产134.1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7.35%。

全年 中共东郊区委主要抓了以下几件工作:一、继续推动全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抓典型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狠抓乡镇企业向着外向型发展,出台具体政策鼓励民办科研机构和私营企业快速发展,坚持为提高人民生活办若干实事,使之见诸成效。二、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打击盗窃活动,引导党政机关反腐倡廉。三、宣传改革十年东郊巨变,总结经验,制订规划,再鼓干劲,再攀高峰。四、旗帜鲜明地反对北京发生的动乱。五、召开中共东郊区第五次党代会,选举产生出新的区委领导班子和区纪检委的领导班子。

1 9 9 0  年

7月9日  中共东郊区委副书记张海泉在区委五届三次全体会议上报告前一段干部下基层的情况:共组织305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其中有处级81人、科级122人。他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帮助27个贫困村,使这些村上半年农村社会总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9.9%。还帮助一部分村选出了新班子。

12月19日 《东郊区人民政府1990年工作总结》称:今年完成农村社会总产值22.2亿元,比去年增长18%。全区农村总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13%。纯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0.7%。完成调整后的财政收入1.22亿元,超出调整计划200万元。人均分配1250元,同比增长6%。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快,年末计有7493户,从业21111人,完成年产值2.75亿元。

全年 中共东郊区委确定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经济要发展,政治要稳定。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农业生产上继续巩固完善“双田制”,倡导适度规模经营,出台了鼓励开发成片粮田的规定,以免征农业税、贴息贷款、奖励柴油肥料等措施激发种粮大户的积极性。与此同时,狠抓乡镇企业,朝着外向型迈进,取得了外贸收购值突破亿元大关的新成果,仓储运输业凭借区位地理优势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为加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建立了驻珠海联络处,全年同全国40多个区县建立了经济往来和友好协作关系,在引进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见诸成效。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确定了三年土地改造规划,为农业发展备足了后劲。为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300多名党政机关干部轮流下基层,实行包村,主要任务是宣传政策、解决问题、指导工作、考察班子、锻炼自己。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建立了选派中青年干部下基层担任职务,时间一至三年,并实行轮岗锻炼的制度。在稳定政治局面上,在全民中开展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弄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在继续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发起建文明村、文明单位的活动。在继续开展治理经济秩序的同时,开展了以打击盗窃、抢劫为内容的“双打”工作。

1 9 9 1  年

10月6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位于津芦公路旁的东郊区大毕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日前落成开业,日交易量达50万公斤以上。

10月8日 中共东郊区委、东郊区政府召开第三季度经济分析会。1-9月份全区实现社会总产值17911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1%,完成年计划的66.8%。

全年 中共东郊区委确定以“专心致志搞经济,聚精会神抓党建”为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全面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突出抓了:一、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扩大出口贸易,发展“三资”企业。二、加强经济协作,同外地建立友好区县关系,接待考察和外出访问的次数明显多于往年。三、积极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大无缝钢管公司工程建设。为给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区委于年内拟定了程林工业区、新兴工贸园区发展规划,继续坚持干部下基层包村的工作制度,联系点扩大到83个,写出调查报告60余篇,开展了治理“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工作,并初见成效。四、在党建方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开始了“二五”普法工作,健全了村民大会制度,继续抓紧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 9 9 2  年

7月28日 中共东丽区委、东丽区政府联合下达《关于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促进经济上新台阶的实施意见》,提出:要重点开发“三区”、“两线”、“一湖”,把东丽区建成连贯东西的“金色走廊”。“三区”是东丽经济开发区、程林高新技术工业区、新兴工贸园区,“两线”是指津塘公路和外环线,“一湖”是东丽湖旅游区。要逐步建成“五大支撑体系”,即:优质低耗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与城市大工业配套协调发展的工业体系,为海空港口配套的仓储运输和流通体系,旅游体系,以乡镇为中心的城乡建设体系。《意见》还就资金、服务、优惠政策、改善环境、市场流通、房地产业、科技、人才培训、加强领导等相关问题提出了40条相应措施。

12月9日 《天津日报》第五版报道:改革开放结出硕果,东丽农村小楼迭起。有的村楼房普及率已达100%。高级建材及豪华装饰用品,如马赛克、铝合金门窗、大理石板、瓷砖、壁纸、地毯等,已为普通农户建房所用。

12月18日 《天津日报》第二版报道:东丽区三资企业今年总产值已达1.5亿元,比去年增长1.4倍;实现利税1650万元,比去年增长6.7倍;出口创汇1300万美元,增长1.7倍。全区拥有三资企业73家,已投产39家,吸引外资2691万美元。

全年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完成了更改区名工作,顺利地实现了由东郊区改称为东丽区各项相应工作的落实。召开东丽区第六次党代会,完成了换届,新老交替。在经济工作方面,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动各项经济指标全面提升的同时,重点抓了东丽经济开发区、程林高新技术工业区、新兴工贸园区、津塘公路带、外环线带和东丽湖旅游度假区,即“三区”、“两线”、“一湖”的开发建设工作,提出把东丽区建成连贯全市东西之间的“金色走廊”的设想。继续把仓储运输业做为东丽区经济发展的亮点,完善管理,实施了仓储、加工、运输一条龙服务。继续贯彻引进与培训并举的方针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召开科技兴区大会,表彰有功人员,设立乡级科技发展基金,鼓励农村科技活动,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开扩眼界,解放思想,继续加强了经济协作、沟通、往来活动,加深了友好区的互访交流,扩大了信息渠道。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继续推动“二五普法”工作,在乡镇一级设立了人大主席常务办事机构和专兼职的主席、副主席,增设了各乡镇街专职政法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继续开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的斗争,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开展了党政机关的社教工作,开展了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标兵的创建活动,树立榜样,发挥骨干作用。为推动各项工作的完成,继续加强了党政干部下基层的工作,基层工作点扩大到全区100%的村。

1993年

1月8日 《天津日报》报道《六千部电话进农户》。内载:新年伊始,东丽区么六桥回族乡靠群众集资,5个村都安上了电话总机。据区电话局统计,截至目前,该区安装电话总机的乡村已近40个,有的村用上了先进的程控交换台,加上直通入户的程控电话,全区农民拥有电话总数已达6000余部。

2月15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堼村推行股份制取得成效》。内载:本市东堼村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毕玉和认为:推行股份制是充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搞好农村市场经济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推行承包责任制10年来难度更大的第二次农村改革。据了解,该村自去年49个企业中有19个骨干企业内部推行股份制以来,经济发展呈现大幅增长的良好势头,公司全年完成总产值1.5亿元,利润2100万元,均比去年提高20%多

1994年

 

1月4日 《天津日报》报导《东丽私营企业缴税4000万元》。内载:截至去年末,东丽区私营企业年产值达5.4亿元,向国家缴税收4000万元,均比1992年增收30%以上,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得到迅速发展。现在该区私营企业中已有32家年产值达百万元以上,富士达自行车有限公司等企业年产值已超过亿元,产品创出了名牌。

 

1月10  区委、区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的方针和国家工商局《关于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为促进区个体私营经济尽快登上一个新台阶,特制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实施办法》。《实施办法》就进一步放宽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范围和经营方式,经营种类及管理政策,使个体私营企业与国营、集体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竞争,协调发展等均作出了详细的规定。

1月16日  《农工商时报》报道:东丽区军粮城镇苗街村实行农业规模经营,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保证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今年该村工业企业总产值可达到1.15亿元,同比增长17.3%;稻谷单产同比增13%,总产量增加27万公斤。

9月22日  《今晚报》报道《东丽建特色菜篮子工程》。内载:东丽区为满足市场需求,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副食品生产,并取得良好效果。据统计,今年1至8月份全区共上市蔬菜12189万公斤,上市产值8354万元,同比增长32.1%;鲜蛋产量达344.4万公斤,同比增长23.2%;优质瘦型猪、肉羊、肉牛的饲养量有了较大发展;共上市各种水产品150万公斤,同比增长24%。

1995年

12月6日  《天津日报》报道《丰富市民菜篮子,增加农民收入》。内载:东丽区万亩名特优水产品套养开发示范工程项目,12月5日正式通过本市专家组的鉴定。专家认为该项目具有投入产出高、开发面积大、养殖模式多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对东丽区和本市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养殖,调整品种结构,促进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全区有7个乡、镇、街道参试,参试池塘共产成鱼507.311万公斤,平均亩产366.74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增长78.9%,其中新增名特优水产品25.174万公斤,平均亩产18.2公斤,纯收入1044.011万元,平均亩产754.72元。

12月11日  区委书记郑树阳主持召开区委第27次常委会议。议程:1.公安分局汇报当前全区社会治安情况和开展冬季严打方案;2.农工部汇报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会议精神;3.小康办汇报小康杯考核情况和迎接市验收准备情况;4.纪检委汇报行风工作情况;5.纪检委汇报迎接市纪检委检查组到我区检查的准备情况;6.宣传部汇报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若干意见座谈会和市乡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1996年

 

1月3日  区委书记郑树阳在区委第六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就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问题作了重要讲话。指出:1.积极性创造新的生产力;2.调动积极性的重点是经营者、科技人员和广大职工;3.调动积极性靠教育更靠激励政策;4.调动和保护积极性关键是领导的先进性。区委副书记陈章伟作了报告。报告总结了1995年的工作成绩:1.区委年初确定的三大任务基本完成;2.农业生产成绩显著;3.乡镇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4.外经外贸呈现新的特点;5.第三产业仍然保持了强劲的发展势头;6.加大力度,突出重点,推进改革深入发展;7.科教兴区及各项社会事业在改革中全面发展;8.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报告提出了1996年的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1.围绕小康乡镇目标,提高兴区富民的层次和水平;2.突出抓好经济增长点,努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3.增加投入,尽快改变基础薄弱状况;4.深化改革,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5.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科技兴区”工程;6.加快城乡建设,努力改善全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环境;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8.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巩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果;9.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10.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增强勤政,高效服务的自觉性。会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1996年工作要点》。主要内容:1.深入学习,解放思想。通过深入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文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即:学习意识、机遇意识、攻坚意识、赶超意识;2.持续有效,发展经济;3.加大力度,深化改革;4.实施科教兴区战略;5.促进社会全面进步;6.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7.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8.切实加强党的建设;9.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会议通过了《天津市东丽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

1月4日  《天津农民报》报道《东丽区经济跨入质量效益型轨道》。内载:东丽区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推动工农业生产技术进步,使全区整体经济跨入质量效益型轨道。据统计,1995年共实现社会总产值8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2%,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6.6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实现三级财政收入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财政收入,三资企业创汇和私营企业效益等多项指标居新四区之首。

1月7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区村村达小康》。内载:日前,经市级检查验收,1995年东丽区又有34个村进入小康行列。至此全区实现了村村达小康的奋斗目标。

3月4日—11日  区委书记郑树阳主持召开区委第6次常委会议。议程:1.研究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评比表彰1995年度双拥模范集体和个人活动安排意见的请示》;2.研究农工部《关于建立健全区、乡镇街道农村资产管理机构的报告》;3.研究小康办《关于1996年继续做好创建小康乡镇(村)工作的意见》;4.研究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准参加用公款支付的钓鱼活动;5.研究同意成立清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全礼;副组长:张传捷、宋庆民;清理预算外资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章伟;副组长:张中华;治理向企业乱摊派、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中华;副组长:迟广智;查处案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长:陈章伟;副组长:刘学仁、袁自和。6.研究反腐败区领导责任分工;7.研究人事事项。

 

6月17日  《今晚报》报道《军粮城一村党支部领导有方》。内载:东丽区军粮城镇一村党支部自1985年至今坚持政治理论学习10年,带领全村农民走上了共同致富路。到目前,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3亿元,上缴国家税金320万元,人均收入3600元,10年来共为群众办实事61件。被市农委命名为“明星小康村”、“红旗党支部”、“红旗党组织标兵”。

 

12月30日  区委六届12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区1997—200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1.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2.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4.加强发展科学教育事业;5.努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6.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7.加强社会环境综合治理;8.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9.切实增加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10.加强和改善党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同日  区委六届12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天津市东丽区建设“津滨辅城”的区域发展战略方案》。1.战略定位与区域发展目标。(1)东丽区域战略定位——“津滨辅城”其基本构架;(2)建设“津滨辅城”的重点区域发展目标。2.应遵循的实施原则:(1)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2)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3)为人民办实事的原则;(4)形成产业、产品优势的原则;(5)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原则;(6)建设与管理并举的原则;(7)以农业为基础的原则;(8)规划法制化原则。3.区域开发的基本布局。4.区域社会发展,社会发展要坚持以为人本,完善社会主义发展机制和社会服务体系,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指导目标接近或达到中心城区的水平。5.区域开发运行机制。(1)总体运行机制;(2)分区运作机制;(3)资金形成机制;(4)实行单位责任制。

同日  区委书记郑树阳在区委六届12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就完成1997年至今后的任务讲话时强调三个问题。一是着力提高干部素质,增强持续发展的领导力量,要求讲政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要讲学习,切实提高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领导水平;要敢于吃苦,进一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二是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持续发展的保证力量,应做到要把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实在深化提高和严格求效上,要把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落实在共同致富和稳定大局上。三是壮大人才队伍,增强持续发展的先导力量,要求壮大人才队伍必须领导重视;壮大人才队伍,必须坚持适用、配套和预测的原则;壮大人才队伍必须注重引进高层次人才;壮大人才必须善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同日  区委六届12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区委1997年工作要点。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是: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进一步弘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攻难争先,勇于超越”的东丽精神;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把握大局,再接再厉,同心同德,开拓前进,抓好两个文明建设;突出三个工作点(小康建设、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四个奋斗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5亿元,三级财政收入4.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小康乡镇和小康村分别超45%),全面完成本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

 

1997年

 

3月3日  区委书记郑树阳主持召开区委第6次常委会议。议程:1.研究工商联关于召开第六届代表大会的请示;2.研究妇联关于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的请示;3.研究关于表彰政法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4.研究关于表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5.研究关于表彰1996年度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优秀达标地区、全优达标单位、优秀达标单位的决定;6.研究关于1996年度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的表彰决定;7.研究关于评选表彰1996年度区级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的意见;8.研究关于1997年实施小康工程的意见;9.通报1995—1996年度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集体和个人推荐名单;10.研究成立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成员名单。主任:郑树阳;第一副主任:陈章伟;常务副主任:张泽恩;副主任:赵桂华、张世友、袁自和、陈继亮、张全礼、张兴云;11.听取区纪检委关于四合庄村上访案件有关情况的汇报;12.通报市推选党的十五大代表有关会议精神

 

9月4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小康工程进展顺利》。内载:今年以来,东丽区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对小康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切实把小康建设作为全区的重点工作来抓。他们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及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加大了村容村貌、精神文明、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齐抓共管的力度,收到了良好效果。据了解,目前东丽区各乡镇街道村都成立了村容村貌绿化、净化、硬化“三化”办公室,今年全区用于“三化”方面的投资已达966.38万元,铺设道路60910平方米,植树69110棵,修建厕所30座,修建垃圾池160个,完成排水管道33258米。截至目前,这个区“三化”达标村已有67个,占全区村庄的60%。预计到年底,东丽区将有3个乡镇的经济及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小康乡镇标准,同时还将有18个村达到明星小康村标准。

 

12月24日  区委书记郑树阳在区第七次党代会上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加快“津滨辅城”建设步伐,以崭新的面貌跨入21世纪》的报告。主要内容:1.五年的回顾:基本实践是:(1)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全区经济。(2)坚持发挥区位优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把重点转移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上来。产业结构上1997年一、二、三次产业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2年的10.3%、49.9%和39.8%转变为4.1%、48.6%和47.3%。(3)坚持科教兴区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进一步完善科研机构,加强民营科研机构的培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机构,提高教育水平,奖励先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科技进步率先由1992年的32%跃升到42%。(4)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5)坚持以基层组织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以党校为阵地,分批分期轮训干部,提高干部政治素质,在村级党组织建设中,抓两头促中间,实现先进创一流,中间变先进,后进向前进。加强党员发展工作,抓好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2.形势和任务。全区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津滨辅城”的建设步伐,初步搭起“津滨辅城”重点区城的框架,圆满实现“九五”计划,以崭新面貌跨入21世纪。到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90亿元,年均递增15%;财政收入达5.75亿元,年均递增7%;农村人均纯收入6500元,年均递增10%,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改革开放步伐。4.提高全区人民素质,全面推进社会进步。5.加强党的建设。

1998年

5月5日  《天津日报》报道《大毕庄芹菜叫响东北》。内载:作为本市“菜篮子”生产基地的东丽区大毕庄镇,今年一季度蔬菜生产出现喜人局面:往年同期3—4毛钱一公斤的芹菜今年身价大增,一些商贩以每公斤1.3元左右的价格,将成车的芹菜竞相销往东北市场,总计达2000多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776万元,占该镇蔬菜总产量和总收入的70%以上。

 

12月29日  区委书记陈章伟在区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作了《锐意创新、注重实效、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讲话,就创新问题讲了几点意见。1.为什么要创新。首先,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次,创新是现实的要求,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的需要。2.如何实现创新。一要树新观念;二要创新思路;三要上新水平。3.锐意创新要使全区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果。一要促进经济发展;二要促进城乡建设新变化;三要使小康工程再上新档次;四要使精明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五要推动党建取得新进展。

同日  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中华在区委七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代表区委常委会报告工作。1.1998年工作简要回顾。(1)经济建设稳步,健康发展。1998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预计比上年增长20%,三级财政收入预计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500元;(2)城乡建设取得新成效;(3)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4)党的建设有了新提高。2.认清形势,开拓创新,为全面完成1999年各项工作任务而奋斗。就做好明年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进程;(2)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快乡镇企业工业化进程;(3)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4)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5)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6)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津滨辅城”建设步伐;(7)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8)坚持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全力以赴做好当前几项工作。第一,抓好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合理调配水源,确保完成蓄水保水任务;第二,乡镇企业要及早安排好明年的生产经营,实现一季度开门红;第三,安排好冬季人民生活,做好再就业和送温暖工作;第四,厉行节约,严禁铺张浪费;第五,精简各类会议和活动。

1999年

 

1月21日  《天津农民报》刊发《大毕庄形成五大市场体系》通讯:东丽区大毕庄镇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商贸区建设步伐,五大市场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完成国民生产总值3.84亿元,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6.1亿元的63%。第三产业已经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几年中,该镇相继投入2.2亿元,仅今年就投入3500万元,进行市场建设,初步形成了农副产品、皮革、服装、生产资料等市场和服务区。目前,完善发达的市场体系已经面向“京津”,幅射“三北”,引来了八方商客,带来了不尽财源。据初步统计,该镇年交易额超亿元的各类市场就达7家。其中,金钟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5亿多元,木材市场也在1亿元以上。

3月30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形成新型种植结构》。内载:东丽区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不仅水稻、蔬菜两大优势作物得到持续发展,而且使葡萄、西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开发种植也形成气候。目前,已形成了西起华明,东至军粮城的10万亩中间地带水稻基地;沿津塘、津芦公路两侧的3万亩优质蔬菜基地;幺六桥地区近6000亩西瓜基地;赤土1400亩葡萄基地;以及依托城镇点面结合的几百亩花卉基地。

 

6月29日  区委书记陈章伟在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表彰大会上讲话,向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提出了5点希望和要求:1.要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2.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3.要认真学习宣传并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4.要加大小康工程建设力度,不断扩大明星小康村,明星小康乡镇成果;5.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2月29日  区委召开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科学、认真地分析了当前的形势,结合东丽实际全面部署了全区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东丽区委2000年工作意见》确定了2000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高起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切入点,搞好结构调整,加强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进程,紧紧围绕市场,抓改革、促调整、上管理,使全区经济、社会和各项工作整体上水平,加快“津滨辅城”建设步伐,以崭新面貌迎接新世纪,努力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5%,区级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6%。区委书记陈章伟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区委副书记张中华主持会议,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海泉,区政协主席王开基,区委副书记甘玉昆等出席了会议。区委常委和区委委员出席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全区各委办局、乡镇街道的主要负责同志。陈章伟在讲话中强调,必须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全面上水平。

同日  区委七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区委2000年工作意见。主要内容:1.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要求;2.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3.加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提高经济运行整体质量和效益;4.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国际竞争能力;5.深化各项改革,逐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6.抓好各项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全面发展;7.做好稳定工作,营造安定和谐的发展环境;8.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全面上水平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9.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区进程;10.深入开展“三讲”教育,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会上,区委书记陈章伟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3点意见:1.认清形势,乘势而上,推动全区工作全面上水平;2.开拓创新,扎实工作,落实各项工作上水平;3.加强领导,转变作风,提高领导能力上水平。

 

2000年

1月5日  区委研究室提出2000年工作要点。主要内容:1.抓调查研究,提供决策依据;2.抓土地承包,稳定承包关系;3.抓资产管理,强化主体地位;4.抓农负监管,确保农村稳定;5.抓小康建设,巩固创建成果;6.抓企业改革,增强经营活力;7.抓“两会”活动,发挥参谋作用;8.抓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素质。

12月23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构建津滨辅城》。内载:东丽区围绕服务两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依托两港(海、空港)着眼一带(津塘公路、先锋路为轴线的津滨城区带)、三区(大毕庄商贸区、东丽湖旅游度假区、北部农业产业区)及六个乡镇工业小区建设的津滨辅城规划,狠抓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对外开放三件大事,使全区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效益高于速度的喜人局面。今年预计实现国民生产总值64亿元,比“八五”末增长1.4倍,三级财政收入5.06亿元,比“八五”末增长60.2%,农民人均收入5351元,比“八五”末增加2629元。

2001年

8月12日  《天津日报》头版头条报道:东丽区军粮城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立了“搞精品、出特色、上规模、增效益”的调整思路,使百年古镇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在,军粮城镇已初步形成了调整后的六大生产模式,即:龙头项目开始运行;定单农业开始实施;食用菌境外销售窗口已打开;畜牧养殖小区形成规模生产;家庭农牧场开始建立;特色农业初见成效。

8月21日  《天津日报》报道《调整种植业,发展养殖业,扶植加工业,赤土镇农经比例1:1.1》。内载:区赤土镇今年的农经比例达到了1:1.1,经济作物的比例首次超过了单一的农业,这在这个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镇的发展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他们的做法是:一、调整种植业,锐减水稻种植近2/3,鼓励农民广泛种植棉花、豆类、瓜果等纯收入为粮食3倍的经济作物;二、不断引进新品种,发展养殖业;三、加快农产品流通体系和农产加工企业的发展。

10月19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区么六桥回族乡迁村并点建新城》。内载:为充分发挥处于东丽区中心的黄金区位优势,盘活资产,改善农民居住环境,由开发商和村民共同投资数亿元,建筑面积超过23.29万平方米的东丽区幺六桥回族乡国际度假村,村民居住新村工程近日正式开工建设。

 

12月26日 《天津日报》报道《津塘路耸起农民新城》。内载:被国务院体改委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的东丽区无瑕街道,以实现农村城镇化、现代化为目标,抓紧建设规划总面积为72万平方米的无瑕街道花园小区新城镇。到目前首批10万平方米公寓住宅已建成入住,另外一座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设备先进的学校也已破土动工。据介绍,该小区建成后,无瑕街道14个自然村,2万名农民将完全进住花园式新城镇。同时该街道农民住宅占地面积将由原来的7800亩减少到1300亩,腾出6500亩土地迎接本市工业东移项目,另外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建绿色生态农业示范田园。

2002年

10月23日  东丽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区最大的经济增长点。1998年至2002年,累计出让土地120万平方米,吸引外资3.8亿美元,内资5亿人民币,实现税收7.41亿人民币,安排社会劳动力约3600人。

10月25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时兴合作社》。内载:近日,东丽区华明镇胡张庄农民致富合作社成立,社员通过合作社走上共同富裕之路。该合作社本着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制度,社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社员代表是社员直接选举产生的。合作社现有社员260人,全都是村里的农民,现种植优质“玫瑰香”葡萄1400亩;肉鸡养殖小区2个,占地200亩,年出栏100万只;肉羊养殖小区1个,年出栏2000只;养殖水面2700亩,人均年收入6000多元,社员基本上实现了拥有一块葡萄园,一个养殖舍,一片鱼塘的格局。

12月24日  区委书记张有会主持召开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讨论东丽区张贵庄中心地区“六路一广场”建设规划。区领导张中华、张海泉、陈章伟、姜志山、秘长荣、尚德来等出席。拟投资改造的六条道路为福山路、跃进路、招远路、利津路、栖霞道和先锋路。六条道路全长约6.5公里,总道路面积16万平方米。拟建的东丽区文化中心广场位于中共东丽区委办公楼北侧,东起跃进路,西至金香路,南起栖霞道,北至嘉丽大厦,占地面积约43100平方米。会议决定成立“六路一广场”项目规划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规划、实施和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

 

2003年

1月8日  区委作出《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2002年工作总结》,主要内容:2002年,全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增长15.5%;财政收入9.3亿元,同比增长32.48%;固定资产投入17.25亿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6451元,纯增600元,同比增长10.3%;新增就业岗位14777个,其中城镇人口4534人、农业人口8261人、外省市人口1982人,超额完成全年安置计划,为实现现代化津滨新城区战略定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1.结构调整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过渡。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完成增加值2.75亿元,比上年增长6%,完成固定资产投入1.58亿元。工业运行质量提高,全年实现工业产值140.2亿元,同比增长16%,增加值20.3亿元,同比增长15.47%。服务业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完成增加值44.6亿元,同比增长14%;2.开放型经济有了新突破。全年协议外资额2.51亿美元,实际到位1.1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3%、25.8%,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私营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实现产值48亿元、增加值1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15.6%;3.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果。重点实施了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实施了良种化、农业产业化等6个专项计划,推广了56个重点示范项目。民营科技企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达2亿元;4.城乡建设成就突出,市容区貌有明显改观。加强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161万元,完成了金钟路延长线,拓宽改造了东金路延长线,维修乡村公路27.7公里、大修桥梁2座。加强环境绿化、美化,投资1017万元,建成东丽湖近万平方米的体育文化广场,修建了12生肖园等景观,完成5100平方米绿化工程。开工建设无瑕街道、东大桥、东丽湖3座变电站,加快了小城镇建设速度,开工面积达47.9万平方米,竣工住宅面积29万平方米,公建面积11.4万平方米。实施了外环线改造和机场出口改造工程,大力加强环境治理,对张贵庄中心城区街景立面和排水系统实施彻底改造;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工作整体推进,计划生育率99%,综合节育率94.8%,长效率64.8%。教育教学领域加大改革步伐,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稳步提高。一百中示范高中和无瑕街道九年一贯制学校主体工程年内完工;区电教中心建设工程完成;教育基地学生宿舍及餐厅扩建工程进展顺利;部分中小学教学设备进行了补充和更新,2002年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合格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100%;巩固率为93.74%。卫生事业继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贯彻落实了职工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和药品流通体制方案。乡村卫生组织一体化管理率100%。预防保健,献血工作也取得了好成绩。体育工作成绩突出: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大学生滑水比赛,全国少年游泳夏令营比赛等。在天津市“十运会”上取得总成绩排名第五的好成绩。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完成体育中心、健身广场、无瑕街道健身广场工程。全区享受低保人数已达5173人,全年2507户、6796人接受救助。加大了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安静工程”、“生态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居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城市居民收入10205元,恩格尔系数下降到38.2%。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51亿元;6.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果。一是深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二是深入贯彻《纲要》,提高全民素质;7.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不断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实施“人才工程”。上半年拿出2个正处级职位,10个副处级职位面向全市进行公开选拔。在43个单位中推荐了125名处级后备干部。二是实施“基础工程”。圆满完成区五套班子换届选举工作,确保市委意图圆满实现。三是实施“民心工程”。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以良好的形象凝聚党心、民心。四是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首先,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其次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利用典型案例开展教育147次;第三,继续深化村务公开工作,提高村务公开质量,已落实59个村、占全区52%;第四,进一步规范我区有形建筑市场。

 

1月15日 《天津日报》报道《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内载:东丽区在新世纪之初的战略定位是: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核心是实施“中心城区化”战略,争取2010年,基本建成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安康的国际型、知识型、生态型新城区。经济目标:到2010年比2000年实现“三个翻两番、一个超一万”,即国内生产总值、三级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入均翻两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重点任务:一、培育五大新产业。即商贸物流业、旅游业、科教产业、国际化工业和都市化农业。重点实施“三五一八”工程。即三个现代化物流区:建设大毕庄商贸、空港和军粮城码头物流区,使之成为国际性的现代物流中心;五个产业园区:建设空港物流加工区、经济开发区、乡镇产业园区、海河下游工业区和英才硅谷园,使之成为面向世界的加工制造基地;一个旅游区:建设56平方公里的东丽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八个沿海都市型农业示范区:建成丽源,水产良种繁育中心,三大种畜繁育生产园区、幺六桥清真牧业产业园区、航空港花卉生产园区、军粮城绿色食品产业园区、东丽湖果业生态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和观赏鱼产业园区。二、推进城市化进程。按照“四带”(津塘公路、津汉公路、金钟公路延长线城区和海河景观带)组团的基本格局,以张贵庄中心城区和新市镇建设为龙头,基本构筑起各具特色的城镇组团雏形,形成组团布局合理、交通便捷,一批标志性建筑风格鲜明的新城区。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搞好绿化,形成“一线、一区、四纵、七横”生态标带。“一线”即海河北岸沿河景观标带,强化海河的景观和生态功能。“一区”即东丽湖旅游度假区。“四纵”即外环线林带、北环线——东南半环线林带、茶金路林带、山广高速公路林带。“七横”即新开河——金钟河林带、京津塘高速公路林带、京山线林带、津汉公路林带、津滨高速公路林带、津塘公路林带、津塘二线林带。同时搞好水面、土地和空气净化,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四、打造人文环境优势。全面提高与争创一流相适应的公民整体素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教育上争取建成几所在全市有影响的示范校、重点校,在信息化建设上加快实现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在人才开发上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管理和技术人才。实现东丽人文环境建设工作全面创新、整体上水平。

同日 《天津日报》发表了区委书记张有会、区长张中华合写的《振奋精神、争创一流》一文。主要内容:市委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极大地振奋了东丽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全会刚一结束,我们就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结合东丽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方案,不断深化对实施“三步走”战略重大意义的认识,破解实现加快发展的“五个难题”,(即下大力量突破在发展观念、发展空间、发展环境、发展资金及发展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五大难题)启动“六项工作”,(即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突出抓好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上大项目、产业园区建设、城市化建设、环境建设、体制创新、维护稳定等重点工作),强化“一个保证”。确保今年各项工作高起步,创一流的总体思路。我们坚持从区委、区政府做起,健全以书记、区长为第一责任人,区级领导干部为直接责任人,以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具体任务落实为主要内容的区级领导责任制,把今年各项重点工作分解立项,落实到区级领导名下,切实抓住一季度,抓紧每一天,确保开门红。

2月10日  区2003年三级干部会议召开。主要内容: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农村工作会议及市、区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张立昌到东丽区检查工作时的指示,围绕“苦干五年争第一”的目标,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研究破解制约经济发展难题的措施和办法,动员全区干部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建设,努力实现“苦干五年争第一”的目标。张有会作《苦干五年争第一》的重要讲话,张中华主持,张海泉、陈章伟、姜志山、尚德来等出席。张有会在讲话中指出,要认清发展大势,顺应发展潮流,坚定“苦干五年争第一”的信心。首先,要充分认识,新阶段加快发展的大势,增强“苦干五年争第一”的紧迫感;其次,要充分认识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增强“苦干五年争第一”的危机感;第三,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的基础,增强“苦干五年争第一”的责任感。张有会强调,与时俱进,破解四大难题,要在“苦干五年争第一”的实践中解放思想,首先,要破解思想观念上的制约,牢固树立全新的发展观。其次,要破解发展空间上的制约,为加快发展干事业者提供载体支撑。第三,要破解发展环境上的制约,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第四,要破解发展资金上的制约,为加快发展集聚实力。他指出,实施五项突破,要夯实“苦干五年争第一”的工作基础。首先,要努力实现对外开放新突破。第二,要努力实现园区建设新突破。第三,要努力实现结构调整新突破。第四,要努力实现城市化建设新突破。第五,要努力实现发展体制机制上的新突破。张有会指出:突出四个重点,要营造“苦干五年争第一”的良好环境。第一,要营造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第二,要营造加快发展的服务环境。第三,要营造加快发展的法制保障环境。第四,要营造加快发展的人文环境。他说:抓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这一根本,为“苦干五年争第一”提供组织保证。首先,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各个环节。其次,要把加强党的领导体现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第三,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他最后指出:做好全年的工作,重在落实、贵在实干,我们要以每一年都争的成果,确保“苦干五年争第一”的目标实现。

2月28日 《天津日报》报道《140亿提升区域经济》。内载:东丽区投资140多亿元,计划五年内完成的“三五一八”工程近日正式启动,这是该区提升本区区域经济功能的重大举措。这次东丽区启动的“三五一八”工程是:建设大毕庄商贸物流区、空港物流区和军粮城码头物流区三个现代物流区;建设空港物流加工区,东丽经济开发区、乡镇产业园区、海河下游工业区和英才硅谷园五个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东丽湖温泉旅游度假区和八个沿海都市型农业示范区。这是该区提升本区区域经济功能的重大举措,随着该工程的全面实施,园区经济将为全区经济跨越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12月30日 区委第八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召开。主要任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的重要部署,分析我区加快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明年的重要工作,以强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社会事业的跨越发展,为实现“苦干五年争第一”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八届五次全体会议决议》、《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2004年工作意见》和《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张有会作重要讲话。张中华、张海泉、陈章伟、姜志山、秘长荣、尚德来等出席。张有会在讲话中指出:1.坚持科学把握形势进一步坚定加快实现“苦干五年争第一”的信心;2.坚持树立新的发展观,破解难题、协调发展;3.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增强竞争实力;4.坚持大力增加农民收入,普遍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5.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区委第八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2004年工作意见》。主要内容:1.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总体要求。(1)2003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1.15亿元,三级财政收入1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固定资产投入40.46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20.5%、11%和12.5%。(2)科学判断形势,准确把握发展大势,抢抓机遇是赢得发展主动权,实现“苦干五年争第一”的关键。(3)2004年全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部署,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区战略、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跨越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都要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更大突破,为实现“苦干五年争第一”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多做贡献。2004年全区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是:计划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三级财政收入1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工作目标18.6亿元,比上年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7877元,比上年增加10%;固定资产投入48亿元,增长18.6%,占GDP的40%。2.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竞争实力。3.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备足经济发展后劲。4.加速产业园区建设,提高集体经营水平。5.继续扩大开放,提高整体开放水平。6.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7.拓宽就业再就业渠道,尽快增加农民收入。8.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9.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推进“一化三改”。10.继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加快发展活力。11.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提高民主法制水平。12.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13.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2004年

2月10日  区委书记张有会主持召开工作会议,传达了天津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并就2004年如何贯彻落实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全区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张有会强调指出:1.全区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区八届五次会议精神、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以及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实施工农业结构调整,通过扩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的发展和稳定;2.牢牢把握今年农村工作的着力点和重大举措,加快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结合全区实际贯彻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做到统一思想、层层落实;要摆问题,找差距、定措施;要深入开展“比学赶超争先进,苦干五年争第一”活动,调动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要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努力实现今年全区各项工作的快速发展;4.抓紧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要抓紧研究出台深化农村改革的文件以及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所必须的配套政策。

7月21日  《天津日报》报道《打造靓丽环境,展现新区风姿——东丽区津滨新城环境建设侧记》长篇通讯。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新区功能”、“改善生活环境,塑造新区形象”、“开展卫生清整,共铸新区文明”报道了东丽区在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从环境建设入手,在提高全区文明程度和全民文明素质上下功夫,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12月30日  区委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举行。会议听取审议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常委会2004年工作报告》,讨论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2005年工作意见》,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天津市东丽区第八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决议》。张有会作了重要讲话: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第一要务;3.以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以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5.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6.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同日  区委书记张有会在区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上作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苦干五年争第一”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的伟大事业》的重要讲话。就落实好明年的各项工作讲了5点意见: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立足克服困难,积极开拓创新;2.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区的第一要务,提高破解难题目的能力;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两手都要硬,”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5.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大力加强党的建设。

同日  中共东丽区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2005年工作意见》。主要内容:1.2005年的形势,任务和指导思想;2.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3.积极推进各项改革;4.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5.尽心竭力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6.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7.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同日  区委八届七次全体会议听取审议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常委会2004年工作报告》。主要内容:1.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发展第一要务;3.以健全体制机制为重点,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以统一思想,增强凝聚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宣传思想工作;5.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6.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2005年

7月20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区坚持以城市化促进农村现代化,以中心城区化带动城乡一体化的方针,以5年基本构筑起各具特色的城镇组团雏形的小城镇建设为目标,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使城乡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区住宅建设施工面积累计已达178.7万平方米,向城镇转移农业人口5.7万人,有12700多户村民迁入中心镇区的城市化新居,全区农村城市化率达到55%,现代化津滨新城区的风姿正在日益显现。

10月22日  《天津日报》报道《打造“四金农民”,创新长效机制——东丽区以农民利益为核心,探索农村城市化新模式》。内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失去土地后的农民出路问题是新时期的新课题,东丽区从维护好农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努力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创新保障农民利益的长效机制,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快速推进津郊城市化进程做出了有益探索。

2006年

1月23日 《中国税务报》报道《农工比翼飞、收入增四倍》。内载:2005年,天津市东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比2000年分别增长1.2倍、4.4倍,比2004年分别增长17.4%、20%以上。

 

2月6日  《天津日报》报道《加快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东丽区打好开局“苦干五年争第一”》。内载:东丽区认真贯彻市委八届九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将“十一五”开局之年作为“苦干五年争第一”的决胜之年,步入了加快发展、创新发展、借势发展的高速路,现代化津滨新城区的风姿正在日益显现。“十五”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亿元,比“九五”末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4%;三级财政收入30亿元,比“九五”末增长4.4倍,年均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8665元,比“九五”末增加3314元,年均增长10%;固定资产累计投入176元,比“九五”末增长4.9倍。“十五”期间累计引进外资6.3亿美元,达到“九五”的1.6倍,累计引进内资62亿元,达到“九五”的22倍。

2月7日  区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市委八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区委八届八次全会和区十四届八大四次会议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抢抓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充分调动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扎实苦干、奋力拼搏、加快实现“苦干五年争第一”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的奋斗目标。区委书记张有会出席并讲话,讲了5点意见:1.准确把握全区加快发展的大势;2.加快实现全区经济发展的新跨越;3.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4.努力构建和谐东丽;5.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2月12日  《天津日报》报道《上下联动打造六大体系——东丽区确保先进性教育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内载: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东丽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对全区不同收入档次的农村户及困难户、特困家庭、残疾人的劳动就业、子女就学、新型合作医疗参保、因病致贫新情况、新问题、采取上下联动办法,着力打造六大体系,(即:打造就业服务体系、打造社会保障体系、打造社会救助体系、打造市容整治体系、打造治安防控体系、打造农民增收体系)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

2月14日 《天津日报》在要闻版刊发了区委书记张有会的专访文章——《加快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文章说,东丽区认真贯彻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积极谋划好2006年各项工作,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十一五”时期,是东丽区立足新起点,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加快现代化津滨新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东丽区将以产业集聚发展为带动,以城市化建设为切入点,高起步、宽视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发展模式,实现东丽区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2月20日  《中国扶贫》报道《天津东丽区实行合作医疗贫困农民受益》。《中国妇女报》报道《天津东丽区农民受惠合作医疗》。内载:天津市东丽区实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取得明显成绩,至2005年底,114个村中有113个村参加了合作医疗,占总村数的99.1%。参加合作医疗人数146346人,占农业人口总数的73.46%。113个村共计筹集合作医疗资金1809万元,共有7257人享受了大病住院合作医疗补偿,补偿资金共计1668万元。有2.6%的家庭免于因支付住院费而陷入贫困。

3月17日  区委书记张有会主持召开了区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研究东丽区城建和规划工作。区主要领导张中华、张海泉、陈章伟等出席会议。张有会在研讨中强调:做好全区的战略规划工作是适应全区建设现代化津滨新城区的新形势,不断开创全区经济建设新局面的需要。各乡镇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在新的规划基础上选择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支撑经济发展。要进一步整合好,利用好现有资源,按照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思路,确定项目开发。要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从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入手,从实际出发,在规划中想办法解决好农民的就业、社会保障和“四金”农民问题。要借滨海新区之势,不断发展壮大全区的经济实力,走出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为加快全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同日  《光明日报》报道《天津东丽区八大体系让农民群众得实惠》,《农民日报》报道《东丽八大体系为民服务》,均报道了天津市东丽区在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以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标,通过对全区农村户、困难户以及残疾人就业情况等进行逐户摸底调查,启动了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涵盖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思想文化建设、村容整治、治安防控和民主管理监督等内容的“八大体系”建设,在城乡结合区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迈出了扎实的步伐。

    同日  区委书记张有会主持召开区委第3次常委扩大会。会议听取东丽区规划汇报,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意见。

    3月18日  《人民日报》报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天津东丽区造就“四金”农民让群众得实利》。内载:第三批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天津市东丽区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造就“四金”农民。目前全区农民落实就业岗位1.5万个,5.1万多人享有“薪金”收入,2.4万人享有“租金”收入,2.3万人享受“股金”收入,2.8万人享有“保障金”收入。全区基本上实行了新型合作医疗。消息从扩大就业岗位、增加农民“薪金”推动体制改革,增加农民“股金”;兴建房屋设施、增加农民“租金”;完善社会保障,增加农民“保障金”四个方面阐述了东丽区打造“四金”农民给群众带来的实惠。

8月2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建设创新型城区》。内载:东丽区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指导下,坚持“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发展理念,区委区政府着力强化大科技意识,统筹全区科技资源,提高技术、人才和资金的综合集成与吸纳能力,围绕优势产业和重点高新技术领域集成攻关,追求高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努力强化创新意识,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科技进步的活力与持续发展能力,使全区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始终保持全市前列,并连续两次通过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成为全国科普示范区。

    8月3日  《天津日报》报道《活力津滨创新歌——东丽科技创新发展纪实》。内载:从“科技创新开辟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带动现代物流业迅猛发展和科技支撑农业则增效农民增收”三个方面阐述了东丽区如何在新一轮发展竞赛的较量中,依靠自主创新走出一片崭新天地。

    9月6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区城乡就业率提升》。内载:东丽区为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全区城市化发展的新形势,以困难群体和失地农民为重点,广开就业渠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到目前,全区城镇职工登记失业率已从4%降至2.8%以下,农村失地农民和富余劳动力累计实现就业转移3.5万人,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同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区全面打造教育强区》。内载:中共东丽区委、区政府在东丽区“十一五”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要加快推进人才强教战略”。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设施的投资力度,使东丽区教育硬件设施基本达到了全市先进水平。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区委、区政府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促进教育快速发展。此外、区委、区政府也十分关心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既从经济上给予帮助,又从精神上倍加关怀,使师生倍受鼓舞。“十一五”期间东丽区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方案为:投资11577万元,新建规模48个教学班的东丽区示范中学;投资7430万元,新建规模48个教学班的东丽区模范小学;投资不少于3亿元新建建筑面积为13万平方米的东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社区学院;投资3630万元,新建规模36个教学班的初中校;投资3500万元,新建规模48个教学班的中心小学;新建幼儿园10所;投资876万元,新建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的特殊教育学校;各乡镇街道中心地区至少建设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等等。另外,随着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还将引用国内外优质教育办学机构落户东丽区。

11月21日  区委、区政府制定《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主要内容:1.深刻认识扎实推进富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2.进一步明确建设富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3.着力发展全区经济;4.着力提高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5.着力深化农村改革;6.着力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7.着力加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8.着力提高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水平;9.着力加强建设富裕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

2007年

4月26日  《天津日报》报道《东丽村级经济实力大增》。内载:东丽区面对村级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引导各村在发展村级园区经济、拓宽发展空间和推进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上广做文章,壮大村级综合实力。据统计,2006年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量达62.7亿元,比2002年增加13.6亿元,增幅达27.7%,保证了农民享受集体发展带来的成果。

2008年

2月15日 区委书记张有会在区三级干部会议上作《夯实基础,改革创新,提前一年创百亿强区》讲话。主要内容:1.解放思想,着力解决发展形势日新月异与发展理念相对滞后的矛盾和问题;2.改革创新,着力解决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与村级经济发展缺乏活力的矛盾和问题;3.健全机制,着力解决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配套政策不完善的矛盾和问题;4.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实现群众当前利益与确保群众长远利益的矛盾和问题;5.优化环境,着力解决经济加快发展与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6.固本强根,着力解决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与执政能力不强的矛盾和问题。

8月23日  《天津日报》报道《“一网”情深破解民生三难》。内载: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是低收入群众面临的三大难题,东丽区以此为切入点,把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筑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作为区委区政府多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考验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一块试金石,一定要时刻把关心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带着感情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上半年该区财政就投入1.2亿元用于社会保障及对困难群众各种形式的救助,目前在全区基本建起以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制度为核心,包括医疗援助、就学资助、就业帮助、社会互助、慈善救助等多项制度为一体,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网络,使全区7.3万困难群众真正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家庭的温暖。

11月24日  《天津日报》理论创新专栏刊登中共东丽区委书记张有会《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文章。1.自觉肩负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的历史使命。2.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第一,创新土地管理机制,着力实现节约集约发展;第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第三,创新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积极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第四,创新农民就业增收和家庭财产持续增长机制,显著改善民计民生。3.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推进新的伟大实践:第一,要激励群众创新;第二,要保障群众创新;第三,要引领群众创新。

2009年

12月28日  《天津日报》报道《“一样的土地”展示“不一样的生活”》。内载:作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本市华明示范镇案例展区日前在上海市世博局正式移交,这标志着华明示范镇案例馆展区进入实质性布展阶段。2010年,这座新型小城镇即将向世界展示农村城市化的绚丽画卷。

2010年

 12月30日 区委第九届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常委会2010年工作报告》。《报告》主要内容:一、坚持科学发展,用新理念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科学发展的思路日趋清晰,科学发展的措施比较完善,科学发展的成效充分显现。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8亿元,增长21%;三级财政收入126亿元,同比增长26%;巩固资产投资324亿元,同比增长40%;农民人均纯收入14180元,同比增长10.5%。二、转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上项目建设力度,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三、创新体制机制,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健全投资融资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努力提升规划水平,加快推进新市镇和农民还迁住宅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推进生态区建设。五、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快和谐东丽建设。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效果显著,积极开展“平安东丽”创建工作。六、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2011年

 12月30日  区委常委会向全委会作出《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常委会2011年工作报告》。主要内容:一、坚持科学发展,用新理念新思路指导新实践。表现在科学发展的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成效显著。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得到新提升。表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提高,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三、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表现在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还迁住宅建设加快,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区建设稳步推进。四、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表现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效果显著,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五、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表现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2012年

4月20日-27日 金钟街道完成欢坨、南孙庄、南何庄、大毕庄(4个村)的集体土地地上物测量工作,测量公建面积93.65万平方米。

4月21日 军粮城街道在山岭子村启动由农业户籍转非农业居民户籍,涉及村民1242户,3470人,其中1198户,3412人自愿申请农转非,农转非占全村农业户籍村民的98.33%。

9月30日 军粮城示范镇一期项目起步区农民安置区住宅工程竣工验收。

12月30日 区委常委会向全委会作出《中共天津市东丽区委常委会2011年工作报告》。主要内容:一、坚持科学发展,用新理念新思路指导新实践。表现在科学发展的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成效显著。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得到新提升。表现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提高,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三、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表现在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还迁住宅建设加快,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高,生态区建设稳步推进。四、坚持以人为本,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表现在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政治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效果显著,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五、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表现在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狠抓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2013年

4月18日 万新街道增兴窑地块还迁住宅项目开工建设。该工程东至昆仑路、南至京山铁路、西至月牙河、北至方山道,项目总建筑面积26.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高层住宅楼19栋。

 6月1日 东丽区居家养老中心无瑕街道分中心正式运行。为老人提供预约订餐、家政服务、生活照料等服务。

6月4日 东丽湖东北部系统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完成主体施工。该工程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0月22日 金桥街道启动大东庄经营性用房分配工作。涉及享受资格人数1974人。截至年底,完成大东庄1922人经营性用房分配工作,分配房屋636套,总建筑面积28830平方米,抓号、选房率达93%。

 

2014年

 

    3月28日 军粮城示范镇(二期)项目铁路以北10个地块全面开工建设,开工面积110万平方米。

 

8月20日 万新街道启动成林道提升改造(拆迁)工作,截至年底,拆除98户,拆迁总量1.7万平方米

10月13日 军粮城示范镇(一期)北区交房程序正式启动,完成军瑞园、军祥园、春竹轩、夏荷轩、梅轩小区的菜市场和配套商业公建移交工作。

10月15日 万新街道首家标准化菜市场程林东里便民菜市场开业。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216个摊位。

 

 

2015年

 

1月26日  从区民政部门获悉,为进一步落实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充分体现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心,逐步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我区从2015年1月1日起再次提高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标准。新调整后的标准为,70-79周岁老年人生活补助由每人每月1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90元;80-89周岁老年人生活补助由每人每月34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350元;90-99周岁老年人生活补助由每人每月56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570元;百岁老人生活补助每人每月1200元。

5月30日 东湖绿化提升工程完成。累计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米,移栽植乔木14.07万株、灌木4.4万株。

6月1日 东丽湖区域内新增便民早餐服务车10辆,正式投入使用。

9月28日 东丽郊野公园一期工程竣工免费对外开放,地点在华明街道。该公园一期工程累计造林876.8公顷,植树53万株,栽植地被、野花、野草120万平方米。

是年 军粮城示范镇一期北区军祥园、军瑞园、春竹轩、夏荷轩、秋棠轩、冬梅轩住宅小区居民天然气点火,通气户数6800户。

是年 华明示范镇完成弘泽大街提升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1497.88万元,改造道路全长667米,整修面积2.4万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8500平方米,整修路面6120平方米。

是年 东丽区实施党建网站联盟建设工作。全区11个街道建设147个党建网络分站,实现街道、村、社区党建网站全覆盖。

是年 东丽区20所中小学校顺利通过现代化达标评估。

本年度 2015年全区对张贵庄街、新立街、金桥街、丰年村街、无瑕街、万新街六个街道28个旧小区实施的提升改造工程,涉及安装楼栋对讲门、修复屋面防水层、更换楼内排水管道等多项内容,使8000多户居民受益。

2016年

1月30日 第九期东丽湖论坛在东丽湖大酒店举行。论坛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演讲,区内百余名民营企业家参会,为东丽区加快推进农村向城市转型、经济向高端转型导诊把脉。区领导尚斌义、郑会营、苑树发、白凤祥、杨灏等出席。本期论坛以“中国经济政策走向与企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紧密贴合东丽区加快推进农村向城市转型、经济向高端转型的历史任务,通过对经济政策走向、转型发展路径研究、科研项目对接、金融资金保障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讨论,明确发展目标方向,找准转型升级着力点。

4月3日 津滨轻轨9号线张贵庄站日前开工建设,预计年底完工,周边20万居民将直接受益。津滨轻轨9号线张贵庄站是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一期工程张贵庄站续建工程,工程位于东丽区津塘公路张贵庄段,为地上高架轻轨站。建筑面积4968平方米,整体结构是“站桥合一”框架结构,共三层。首层为架空层,设置车站的出入口;二层站厅层,三层为站台层。此外,同步实施的还有通信、信号、防灾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通风、空调与供暖、给排水与消防、自动售检票、安全门等工程

7月21日 东丽区举行“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集中落户的88个项目投资总额约89.5亿元。区领导尚斌义、杨茂荣、白凤祥、苑树发、李子英、杨灏和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区委副书记、区长杨茂荣在致辞中首先代表区委、区政府对项目的签约表示祝贺。据了解,此次集中落户的88个项目,投资主体包括央企、高校、民营龙头企业等,签约项目总协议投资额约89.5亿元,占地面积约1089亩,产业涉及领域广,涵盖了科研机构研发、高端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医疗器械、物联网等诸多领域。投入运营后,预计实现产值126亿元,实现税收10亿元,新增就业岗位6300人。签约项目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28个,占总项目的3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项目落地后使东丽区的相关产业链更加完善,进一步提升东丽区的综合竞争实力。

2017年

12月15日 天津市东丽区文化云平台启动仪式在东丽礼堂举行。标志着东丽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数字化。

是月  东丽区万新街道完成 2017 年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项目,改造程林东里、万隆等6个小区 97 幢楼,改造面积 46.22 万平方米,惠及居民 6552 户。综合整治程林东里社区环境面貌,整治面积 5.87 万平方米。维修新丰里、荟臻里等 12 个小区阳台外檐约 2200 平方米。

 

 

2018年

5月18日,东丽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着力”重要要求推进大会在区会议中心召开。区委书记指出,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视察,对天津工作提出“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吹响了津沽大地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号角,擂响了天津艰苦奋斗再创业的战鼓。区委书记强调,走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全区党员干部群众必须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凝神聚气、忠诚担当、拼搏奋进,深入贯彻落实“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不负重托,开创新时代美丽东丽建设的新局面。

7月31日,东丽区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在区委党校召开,会议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全面总结分析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情况,部署下半年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任务。区委书记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部署下半年工作。区委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在产业布局、要素引进、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紧紧围绕困扰东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以拆迁为突破口,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征地、建设、还迁、融资、城市管理、市容整治等各项工作都在攻坚克难中向前推进。区委副书记、区长要求,要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要强化经济运行调度,加快项目建设,突出精准招商,聚集技术创新要素,下力量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确保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要着力推进城市化建设,强力推动拆迁,加快还迁工程建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环境治理,进一步改善环境面貌;要着力发展民生社会事业,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0月11日,东丽区2018年创文创卫攻坚大会在区会议中心召开,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任务。区委书记指出,我区自2012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先后两次接受中央文明委验收,荣获提名城区称号,今年我们又提出要创建全国卫生城区,这既是推动东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充分认识到,创文创卫与建设美丽东丽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我们提出的建设科技强区、都市新区、文明城区的战略目标,同样赋予创建工作更深的内涵、更高的要求和更强大的支撑。随着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化,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发展进步,全区广大群众也在随着城市的进步而成长。全区上下正在积极抢抓历史性窗口期,把创文创卫作为推进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融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过程。

10月30日,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天水市委书记率天水市党政代表团一行来华明高新区就进一步加强扶贫协作,更好地促进甘谷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天津市和东丽区有关领导陪同。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天水市委书记一行在华明高新区管委会听取了高新区规划、开发建设、综合优势以及发展情况的介绍,并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科研院所引入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座谈会上,双方汇报了扶贫协作情况。天水市委书记代表天水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多年来在甘谷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希望通过更加密切的联系和交流,继续推动扶贫协作有效开展。区委副书记、区长表示,东丽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和天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加深与甘谷县委、县政府的通力协作,举全区之力做好帮扶工作,为实现甘谷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共享小康社会建设成果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9年

3月9日  东丽区召开实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以智慧党建统领智慧社会建设部署会。区委书记夏新等区级领导出席会议。区委副书记、区长孔德昌主持会议。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郝树民部署实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以智慧党建统领智慧社会建设工作。与会人员集中观看全市基层党建督查暗访片。夏新在讲话中指出,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充分学习借鉴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经验做法,明确提出实行“战区制、主官上、权下放”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全市“1号改革创新工程”。区委区政府结合东丽实际,把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纳入智慧社会范畴,制定了《实施方案》,确定了“1+7”工作体系,明确了28项重点任务,推动党的领导全面提升,基层治理全面进步,智慧社会建设全面升级。全区各街道各单位,各社区和集体经济组织,要认真吸取试点工作中好经验好做法,对标对表市委部署和区委要求,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加快数字东丽、智慧东丽的建设步伐。

7月30日  区委书记夏新在会议中心主持召开2019年半年工作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和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元出席会议并讲话。夏新在讲话中指出,今年是东丽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开局年、关键年。成绩固然可喜,但我们面临的困难、风险和隐患依然不容忽视。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对标对表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更加注重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厚植新一轮发展优势,着力谋创新、求突破、补短板、防风险,精准发力、以点带面,毫不懈怠地把各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不断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落实落地。谢元指出,今年以来,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闯关口、度关山,全力应对金融风险等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提质量,积极谋划打好“翻身仗”的举措,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会上,部分区领导部署了相关领域工作。

 

8月9日  区委书记夏新在会议中心主持召开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半年经济分析会。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的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提振士气,奋力冲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元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首先传达学习了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夏新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揽全局,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回暖态势明显,重点产业和项目增势强劲,拆迁工作稳步推进,全域城市化推进迅速,绿色高质量发展成果初显。夏新强调,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要着力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着力在增强定力、心力和能力上下功夫,以担当作为促发展。谢元指出,全区各单位要时刻围绕目标任务,强化争先进意识,制定赶超措施,全力推进目标落实。要以精准的经济运行组织调度狠抓经济工作落实,确保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以生动实践书写好东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2020年

3月7  东丽区绿色生态屏障起步区项目建设启动,预计年底建成,届时将为全区群众提供又一个休闲游玩的场所。绿色生态屏障东丽区范围内规划管控区总面积146平方公里,分为一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和三级管控区。绿色生态屏障起步区位于绿色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东至汉港路,南至海河,西至袁家河,北至津塘公路,计划实施面积约2350亩。通过理水脉、绿河廊、留田廊、通游路、置节点五大设计策略,生成整体设计方案,确定“一轴、三带、四区”的规划结构。

4月10日  在天津市举办的2020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活动中,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15个省市的百余位企业家通过屏幕交流,进行网络签约。东丽北京新合作现代物流投资有限公司、天津一商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南京垠坤集团、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能昊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香港泉康控股有限公司7家企业签署了6个项目合作协议。其中,内资项目5个,投资金额共计54.8亿元;外资项目1个,投资金额1.9亿美元。内容涉及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智慧物流、康养文旅等产业。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元在分会场参加了活动

11月18日  东丽区召开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专题报告会,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宣讲团成员、东丽区委书记夏新作主题宣讲。夏新在报告中围绕深刻认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意义、有利条件和重要特征,准确把握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牢牢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和重要着力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动员各方面力量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而团结奋斗等四个方面,作了系统宣讲和深入阐释。坚持以学促行、以学促干,增强机遇意识,借好全会东风,紧密结合东丽发展实际,谋划好“十四五”规划,特别要在规划中体现有份量、有位置的东丽特色品牌,把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推动东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上,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找准东丽定位、展现东丽作为。

 

附件文档:东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