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结对帮扶困难村武清区重要文件汇编

重要文件

关于成立武清区结对帮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津武党发〔2013〕38号

各镇党委,各街道工委,区直各党组(党委),区委各部、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切实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按照市委关于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要求,区委决定,成立武清区结对帮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构成:

组 长:郭宝琴

副组长:李建成 刘志强 周惠军 王志强 李丽君

成 员:梅凤奇 刘金城 宫汝洲 孟 强 于永胜

廉宗海 张立冬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由周惠军同志兼任。

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员会  

2013年8月28日

 

关于调整区结对帮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

津武党〔2017〕15号

各镇党委,各街道工委,区委各部室,区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各党组织:

根据人事变动和工作需要,区委决定调整区结对帮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后的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周惠军

副组长:孙剑楠 闫 浩 薛 梅 郭新华 徐继珍

成 员:刘振明 宫汝洲 胡朝阳 于永胜 张立冬 尤雪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闫浩同志兼任。

调整后,原领导小组成员自行免职。

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员会

2017年2月4日

关于印发《武清区关于支持106个困难村发展经济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津武党办〔2015〕9号)

各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工委、办事处,区直各党组(党委),区委、区政府各部、室、委:

《武清区关于支持106个困难村发展经济的实施方案》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中共天津市委 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津党发〔2014〕20号)、《中共天津市委办公厅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500个困难村发展经济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津党厅〔2014〕22号)和《武清区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实施方案》(武清政〔2015〕1号)一并贯彻执行。

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办公室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2月16日

 

武清区关于支持106个困难村发展经济的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快困难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强“造血”功能,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帮扶范围

105个市级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的困难村和1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民族村,共计106个困难村。

二、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促进生产、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以改革为动力,依靠科教兴村,强化分类指导,实施精准帮扶,大力推进困难村发展经济“六个一”工程,即建设“一村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园”、组建“一村一个农民合作社”、建成“一村一个家庭农场”、培育“一村一个名优品牌”、打造“一村一个电商平台” 、搭建“一村一个招商平台”,力争到2017年底,106个困难村全部建成美丽村庄,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年递增10%以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递增15%以上,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三、主要途径

1. 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建设“一村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坚持群众自愿、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按照“一减、一稳、三增”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引导鼓励农民群众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调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淡水养殖产业规模,扩大蔬菜、林果及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力争利用两年时间,使困难村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到2016年12月,困难村新增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重点支持种植业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种植结构,重点发展菜、瓜、菌、果、花卉等多元种植和休闲农业,按照早、中、晚熟品种配套的原则,合理安排品种结构。到2016年12月,困难村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园”100个以上,每个示范园占地不少于100亩(其中设施农业20亩以上),实现“一村一园”。以产地、产品认证为依托,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组建“一村一个农民合作社”,建成“一村一个家庭农场”。围绕困难村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引导困难村发展农民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产业组织化、规模化水平。一是发展农民合作社,鼓励村集体、种养能手等兴办农民合作社,带动农民群众增收,区镇两级重点扶持一批村集体领办、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运作规范的合作社,到2017年,每个困难村至少组建一个科技示范合作社,实现“一村一社”。二是引导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按照股份制和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将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股权,由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力争到2017年,在有条件的困难村,组建一批土地股份合作社,有效带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三是大力培育家庭农场,积极扶持农户在具备一定劳动力水平和装备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结构规模化调整,到2017年,每个困难村建成至少1个家庭农场,实现“一村一场”。

3. 推进村庄主导产业发展,培育“一村一个名优品牌”。根据困难村产业特点、群众生产习惯、资源条件等,积极引导注册集体品牌,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对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产品,要扩大产业规模,突出产品特色;对设施农业规模较大的村,要积极发展休闲采摘等农业项目;对有农产品加工基础的村,要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品牌,提升知名度;对毗邻北运河、大黄堡湿地、津北森林公园等旅游资源的村,要鼓励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完善环境建设,提升接待能力,发展集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休闲农业,打造休闲旅游知名品牌;对有水产养殖基础的村,要优化养殖品种,强化基础建设,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业效益;对有手工编织、绢花、剪纸等手工业基础的村,要加大营销力度,提升产销组织化水平,培育家庭副业特色村。力争到2017年,每个困难村有一项或一项以上特色产品,全部建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

4. 探索互联网农业产销模式,打造“一村一个电商平台”。加强与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电商企业的合作,打造武清地方特色农产品馆,促进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集群式发展。充分发挥网上交易环节少、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政府、农户、合作社和网络平台联动推进“电子商务进百村” 工程,选择部分产品特色突出、产业规模较大、质量安全达标的农产品,试行农产品电商进村销售模式,打造“一村一个电商平台”,让农户借助平台开展产品展销、委托运营等业务。借助农业部魅力城乡网络平台、武清智慧农业服务平台等,宣传推介区内休闲观光农业景点、特色农业品牌等。积极拓展传统销售渠道,充分利用位于北京农展馆全国农业精品馆的武清农产品展销专区,对困难村特色农产品进行展卖,提高在北京市场的知名度;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在困难村大力推进农产品直供直销、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农产品流通经营模式,到2017年,困难村对接机关团体、企业院校、超市总数达到800家以上。

5. 积极发展楼宇经济,搭建“一村一个招商平台”。把政策支持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强化产业帮扶,利用区级楼宇载体,搭建“一村一个招商平台”。研究制定镇村发展楼宇经济专门方案,广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下大力为困难村引进一批业态先进、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大项目、好项目,如企业总部、结算中心、研发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他现代服务业等,打造高水平的“困难村亿元楼宇”,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基础。

6.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为目标,以困难村优势产业、自然资源为依托,积极引进国内外大型农业企业。一是围绕中草药等新兴高效种植业发展,引进加工企业,带动促进高效经济作物扩大种植规模。二是围绕蔬菜、粮食等规模较大产业,吸引精深加工企业来武清投资建厂,促进产品转化增值,提高产业效益。到2017年,困难村蔬菜、粮食等农产品深加工比例达到20%以上。

7.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大力培养新型农业人才。一方面,注重发挥好农业技术帮扶专家组作用,筹建科技示范点(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农业新技术、新装备在困难村的应用,试种新品种,实现困难村良种全覆盖,调整优化结构,扩大主导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着力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每年在困难村培训各类农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重点面向基层组织负责人开展政治理论培训,将村级干部培养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作队、宣传队;面向农技人员开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发展培训,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开展经营管理培训,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人才队伍。

8. 盘活集体资产,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一是盘活存量资产,对集体现有厂房、设备等资产及农村资源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开发利用,梳理完善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村级债务债权,实现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二是培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手工业发展较好的村,整合资源,组建村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效益,壮大村级经济实力,积蓄发展后劲。三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产增值承包、资金融通管理、土地有偿使用、民主管理监督和集体资产亏损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9. 推动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通过改造提升部分镇街工业园区,提升园区吸纳就业能力,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推动农民转移就业。二是推动劳动力供需对接,加强镇街与“两区五园”及周边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的横向联系沟通,有序组织困难村富余劳动力向周边有用工需求地区转移,困难村富余劳动力实现比较充分的转移就业。鼓励引导企业招用本地就业困难人员。三是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加强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大力扶持困难村富余劳动力从事种养殖产业化经营、旅游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手工加工等产业,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创办家庭服务和养老服务机构,以创业带动就业。

10. 强化金融资本支持,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强化与国家开发银行、村镇银行、人民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华联合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争取金融资本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和困难村发展经济方面的支持。引导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设施所有权“三权”抵押融资、“统贷”融资等农业贷款新模式,努力破解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区政策性担保平台为困难村发展农业和二、三产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并积极争取市级担保平台的支持,帮助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

四、扶持政策

1. 按照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目标,驻村工作组会同村“两委”和技术帮扶组,制定村经济发展和资金需求具体方案,对经区委、区政府审核,并报市级部门批准,金融机构给予贷款支持的,市财政按照贷款规模分别给予50—200万元不等的贴息;对不能贷款的,市财政给予直接补贴。

2. 困难村享受市、区两级都市型农业扶持政策。此外,按照驻村工作组在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工作中投入资金量50%的比例,由区、镇两级财政给予工作组配套扶持资金,配套扶持资金区、镇财政各占50%;对驻村工作组帮助引入农业龙头项目、优势项目,村集体可确定获得稳定收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显著增加的,由区、镇两级财政给予工作组一定配套扶持资金,配套扶持资金区、镇财政各占50%。上述两项补贴资金累计不超过100万元。在此基础上,各镇可根据实际情况再给予一定奖励。

3. 区内其他支农惠农政策全部向困难村倾斜。困难村中未实现“六化六有”的,分别纳入2015年至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计划,给予政策资金扶持。对在推进困难村发展经济“六个一”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工作组,在享受前两项政策基础上,给予特殊奖励,奖励资金用于困难村发展。

4. 困难村享受区村街商务楼宇政策。2015年至2016年两年内,利用区级楼宇载体引入项目,按优惠政策给予税收奖励,用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5. 通过融资担保、保单质押贷款等担保和保险方式,放大资金使用效益。市、区两级政策性担保机构担保村发展的融资项目,免收担保费。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保险新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

五、推动落实

1. 强化组织推动。区委、区政府成立现代都市型农业和106个困难村发展工作推动组,统筹推进困难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工作。区农委、区帮扶办、区财政局等部门及专家组成《村经济发展方案》和《技术帮扶方案》评审组,对各镇上报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相关区领导签字,并报市级部门批准。方案批复后,各镇党委、政府要积极落实目标任务和配套政策,镇内相关各部门要相互配合,明确各自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支持市级帮扶组开展工作。各市级工作组要发挥好责任主体作用,会同村“两委” 和技术帮扶组,推动工作落实。

2. 严格督查考核。区委、区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对各镇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区委组织部、区政府督查室、区农委、区帮扶办等部门将加大督查力度,通过召开例会、定期督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加强动态化管理,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帮扶目标完成情况定期通报。按照两个10%的比例,每年确定10个先进典型村和10个相对后进村,对先进典型村宣传表彰、给予奖励,对后进村加强督导、限期整改。区农委、区财政局等部门将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各镇党委要通过建章立制、督查推动、互学互促等方式,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3. 加强总结宣传。充分运用简报、专报、新闻报道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帮扶工作的重要意义,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及时将各项政策措施传达到农村基层,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深入了解、运用政策措施,激发热情,充分调动起干部群众谋求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千方百计抢抓机遇,干事创业,脱贫致富。注重选树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帮扶任务圆满完成。

附件:1.《村经济发展方案制定实施流程》

2.《2015—2017年结对帮扶困难村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表》

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办公室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5年2月16日

附件1:

村经济发展方案制定实施流程

一、方案制定

驻村工作组牵头会同村“两委”和技术帮扶组,研究制定村经济发展方案,并由驻村工作组组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技术帮扶组组长签字确认后,报镇党委、政府初审。

二、方案初审

镇党委、政府对上报的村经济发展方案初审同意,并由镇党委书记、镇长签字后,报区农委。

三、方案复审

成立由区农委、区帮扶办、区财政局等部门及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对各镇上报的村经济发展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由相关区领导签字,报市都市型农业和困难村发展推动组办公室批准。

四、方案实施

镇党委、政府要积极落实目标任务和配套政策,推动困难村经济发展方案的实施。

五、监督管理

相关市级部门及区农委、区帮扶办、区财政局负责对村经济发展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附件2:

2015—2017年结对帮扶困难村目标任务细化分解表

(共17大项、60子项)

项目名称

目标任务

完成时间

责任单位

村集体经济收入

困难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过20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年递增10%以上。

2017年12月

农 委

各镇党委、政府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万元,年递增15%以上,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2017年12月

农 委

各镇党委、政府

美丽乡村建设

2015年“六化六有”达标率60%,2016年“六化六有”达标率80%,2017年困难村全部实现 “六化六有”,建成美丽村庄。

2017年9月

农 委

各镇党委、政府

农业结构调整

按照“一减、一稳、三增”的思路, 坚持群众自愿、市场导向、政府引导、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调减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优化农业结构。

新增蔬菜种植1万亩以上。

2016年12月

种植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新增林果种植1万亩以上。

2016年12月

林业局

各镇党委、政府

新增其它高效经济作物种植1万亩以上。

2016年12月

种植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稳定淡水养殖产业规模,强化基础建设,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产业效益。

2016年12月

畜牧水产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建设“一村一个高效农业示范园”,每个示范园占地不少于100亩,其中设施农业20亩以上,推动设施产业向菜、瓜、菌、果、花卉等多元种植和休闲农业方向发展。

2016年12月

种植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推广节水农业技术,改善技术装备,提升农田配套设施建设水平,建成高标准粮田、菜田。

2017年9月

水务局

各镇党委、政府

对农业结构调整中涉及的生态林、经济林、苗圃、设施农业用地给予支持。对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涉及的生产设施用地和仓储、机库、晒场、管理用房等附属设施用地给予支持。对休闲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用地给予支持。

2017年9月

国土局

房管局

各镇党委、政府

农业结构调整

以产地、产品认证为依托,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017年9月

农 委

种植中心

畜牧水产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重点扶持村集体领办、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运作规范的农民合作社。2015年,在80%的困难村组建科技示范农民合作社。2016年,每个困难村建成至少一个科技示范农民合作社,实现“一村一社”。

2016年12月

农 委

工商局

各镇党委、政府

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在有条件的困难村,实行土地整体入股,带动农村土地规模化生产经营。

2017年9月

农 委

区委研究室

各镇党委、政府

培育家庭农场,扶持农户流转土地,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业结构规模化调整,每个困难村建成至少1个家庭农场,实现“一村一场”。

2017年9月

农 委

各镇党委、政府

村庄主导产业发展

根据困难村产业特点、资源条件等,引导注册集体品牌,培育“一村一个名优品牌”。

扩大蔬菜、食用菌、中草药等特色种植产品产业规模,打造种植业特色品牌。

2017年9月

种植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推动设施农业规模较大的村发展休闲采摘等农业项目,打造高效农业品牌。

2017年9月

农 委

旅游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提高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水平,扩大规模,提升知名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品牌。

2017年9月

农 委

各镇党委、政府

引导北运河、大黄堡湿地、津北森林公园周边村发展农家乐、渔家乐,打造休闲旅游知名品牌。

2017年9月

农 委

商务委

旅游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优化水产养殖品种,强化基础建设,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打造特色水产品牌。

2017年9月

畜牧水产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加大手工编织、绢花、剪纸等产业营销力度,提升产销组织化水平,打造手工业特色品牌,培育家庭副业特色村。

2017年9月

农 委

妇 联

各镇党委、政府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加强与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电商企业的合作,打造武清地方特色农产品馆。

2015年12月

农 委

招商局

各镇党委、政府

推进“电子商务进百村”工程,选择部分产品特色突出、产业规模较大、质量安全达标的农产品,试行农产品电商进村销售模式,打造“一村一个电商平台”。

2017年9月

农 委

正中公司

各镇党委、政府

借助农业部魅力城乡网络平台、武清智慧农业服务平台,宣传推介区内休闲观光农业景点、特色农业品牌等。

2017年9月

农 委

各镇党委、政府

利用位于北京农展馆全国农业精品馆的武清农产品展销专区,对困难村特色农产品进行展卖,提高在北京市场的知名度。

2017年9月

农 委

正中公司

各镇党委、政府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推进农产品直供直销,困难村对接机关团体、企业院校、超市总数达到800家以上。

2017年9月

农 委

各镇党委、政府

发展楼宇经济

强化产业帮扶,利用区级楼宇载体,搭建“一村一个招商平台”。帮助困难村引进一批业态先进、特色突出、效益显著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高水平的“困难村亿元楼宇”。

2016年12月

工经委

楼宇办

各镇党委、政府

农业招商引资

围绕中草药等新兴高效种植业发展,引进加工企业,带动促进高效经济作物扩大种植规模。

2017年9月

招商局

各镇党委、政府

围绕蔬菜、粮食等规模较大产业,吸引精深加工企业来武清投资建厂,促进产品转化增值,提高产业效益。困难村蔬菜、粮食等农产品深加工比例达到20%以上。

2017年9月

农 委

招商局

各镇党委、政府

农业科技扶持

积极与技术帮扶组对接沟通,注重发挥好技术帮扶组作用,应用新装备、新技术,试种新品种,调整优化结构,扩大主导产业规模,提高特色产业效益。

2017年9月

各镇党委、政府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

根据困难村在产业发展、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每年在困难村培训各类农业人员3000人次以上。

面向基层组织负责人,开展政治理论培训,将村级干部培养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工作队、宣传队。

2017年9月

区委组织部

面向市、区两级驻村干部,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涉农政策法规培训,提高驻村干部做好农村工作的能力水平。

2017年9月

区委组织部

区委研究室

农 委

帮扶办

面向农技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村级干部对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发展的谋划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2017年9月

农 委

种植中心

畜牧水产中心

林业局

农机中心

面向广大农民群众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群众农业生产技能。

2017年9月

农 委

种植中心

畜牧水产中心

林业局

农机中心

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开展培训,着力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努力培养一批农业生产能手、带领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2017年9月

农 委

种植中心

畜牧水产中心

林业局

农机中心

面向有意愿从事农业产业,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开展专项培训,努力打造一支有知识、有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青年农业人才队伍。

2017年9月

农 委

种植中心

畜牧水产中心

林业局

农机中心

盘活集体资产

盘活存量资产,对集体现有厂房、设备等资产及农村资源采取承包、租赁、股份制等形式开发利用。

2017年9月

区委研究室

种植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对集体原有经济合同进行梳理完善,盘活集体资源资产。清理村级债务债权,加强集体资产管理。

2017年9月

区委研究室

各镇党委、政府

培育龙头企业,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手工业发展较好的村,整合资源,组建村级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效益。

2017年9月

农 委

工商局

各镇党委、政府

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资产增值承包、资金融通管理、土地有偿使用、民主管理监督和集体资产亏损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防止资产流失。

2017年9月

区委研究室

种植中心

各镇党委、政府

农民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

改造提升部分镇街工业园区,提升园区吸纳就业能力。

2017年9月

工经委

各镇党委、政府

有序组织困难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村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比较充分。

2017年9月

人力社保局

各镇党委、政府

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对符合有关规定的吸纳单亲、低保、赡养重大疾病家庭成员的,给予企业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

2017年9月

人力社保局

鼓励引导农民创业,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对困难村内从事种养殖产业化经营、旅游服务、家庭服务、养老服务、手工加工等产业的富余劳动力,给予资金扶持,以创业带动富余劳动力就业。

2017年9月

金融办

各镇党委、政府

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创办家庭服务和养老服务机构,对有意向创业人员实行免费创业培训。对高校毕业生创办家庭服务业的,给予房租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创办养老服务业,招用养老护理员的,给予岗位和社会保险补贴。对创业成功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2017年9月

人力社保局

各镇党委、政府

金融资本支持

强化与国家开发银行、村镇银行、人民保险、太平洋保险、中华联合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争取金融资本在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方面的支持。

2017年9月

金融办

各镇党委、政府

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增加保险新险种,扩大保险覆盖面。

2017年9月

金融办

各镇党委、政府

引导和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农业设施所有权“三权”抵押融资、“统贷”融资等农业贷款新模式。

2017年9月

金融办

各镇党委、政府

区政策性担保平台为困难村发展农业和二三产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并积极争取市级担保平台的支持,帮助解决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2017年9月

金融办

农 委

落实市区两级扶持政策

对接市农委、市财政局,落实市级补贴政策。

2017年9月

农 委

财政局

各镇党委、政府

区镇两级财政按照驻村工作组在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推动产业发展重点工作中,投入资金量2:1的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扶持。

2017年9月

帮扶办

财政局

各镇党委、政府

对驻村工作组帮助引入农业龙头项目、优势项目,村集体可确定获得稳定收益、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显著增加的,给予一定资金扶持。

2017年9月

帮扶办

财政局

各镇党委、政府

对在推进“六个一”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工作组,给予特殊奖励,奖励资金用于困难村发展。

2017年9月

帮扶办

财政局

各镇党委、政府

考核工作

将现代都市型农业和困难村发展经济工作纳入对各镇的绩效考核。

2017年9月

农 委

帮扶办

绩效办

各镇党委、政府

考核工作

通过召开例会、定期督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加强动态化管理,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等帮扶目标完成情况定期通报。

2017年9月

区委组织部

政府督查室

帮扶办

各镇党委、政府

做好结对帮扶驻村工作组、驻村干部考核工作,健全完善镇党委与派出单位联合考核机制,量化考核指标,严格考核程序,注重结果运用。

2017年9月

区委组织部

帮扶办

各镇党委、政府

按照两个10%的比列,每年确定10个先进典型村和10个发展缓慢村,对先进典型村宣传表彰、给予奖励,对后进村加强督导、限期整改。

2017年9月

区委组织部

帮扶办

各镇党委、政府

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2017年9月

农 委

财政局

各镇党委、政府

通过建章立制、督查推动、互学互促等方式,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2017年9月

各镇党委、政府

典型宣传

编发《结对帮扶农村工作简报》,选树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017年9月

帮扶办

各镇党委、政府

对接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在区“两台一报”开设专栏,加大新闻报道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2017年9月

区委宣传部

各镇党委、政府

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及时将各项政策措施传达到农村基层,帮助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深入了解、运用政策措施。

2017年9月

农 委

区委研究室

各镇党委、政府

注:各责任单位要对照目标任务,细化分解2015—2017年年度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措施。

中共武清区委办公室 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武党办〔2017〕12号)

各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各街道工委和办事处,区委各部委,区级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各党组织:

《关于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区委、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办公室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8月31日

关于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

实 施 意 见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要求,认真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对困难村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着力实施精准帮扶,确保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不落一村一户一人,从2017年8月开始到2020年,用3年时间,在全区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现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开展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深刻理解和把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科学要义,按照市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和市委关于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相关要求,充分发挥帮扶单位的职能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资源优势,统筹区镇街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给困难村和低收入困难群体实实在在的帮助,让农村真正强起来、农民真正富起来,不让一村一户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

——坚持实施精准帮扶、实现精准脱困。精准识别困难村和低收入困难群体,精准安排对接帮扶单位,精准制定实施帮扶措施,精准使用帮扶资金,精准开展考核评价,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既看平均数更关注“每一户’’,绝不能以平均数掩盖一人一户的困窘,确保帮扶工作兜住底、见实效。

——坚持抓好党建促脱困、检验党建看脱困。始终把建强组织、选好班子、带好队伍作为帮扶首要任务,努力使困难村每村都有一个好支部特别是有一个好书记,留下一支不撤离的工作队,在帮扶脱困中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第一书记帮带作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用脱困成效检验党建工作。

——坚持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坚持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立足困难村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积极探索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的好路子,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大力实施产业帮扶、科技帮扶,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推进“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造血”能力,增强困难村发展活力、发展潜力,持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发挥主体作用、激活内生动力。注重扶困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困难面貌的干劲和决心,变“要我脱困”为“我要脱困”。

——坚持接地气转作风、培养锻炼干部。坚持把结对帮扶工作作为开展“维护核心、铸就忠诚、担当作为、抓实支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有力抓手,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通过驻村帮扶促进党员干部在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中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

二、帮扶对象和单位

1. 具体帮扶对象。在全区26个涉农镇街中,对照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空壳或薄弱,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干群矛盾尖锐、群访集访多发,“村霸”等问题突出、治安形势复杂六类问题,按照30%左右的比例,倒排200个相对困难村作为新一轮结对帮扶对象。同时,新一轮结对帮扶工作按照“到人到户”要求,由帮村向帮户延伸拓展,各镇街要对低收入困难群体进行摸底调研、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各帮扶单位在帮扶困难村的同时,负责对村中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困难群体进行帮扶;困难村以外的建档立卡困难群体由各镇街统筹安排帮扶,确保不落一户一人。

2. 参与帮扶单位。新一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由市、区两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其中,市级帮扶工作涉及到市委分配给我区的49个市直机关、市属企事业单位,19个驻津单位。区级帮扶工作涉及到全区80个区直单位、10个党组织关系在武清的市管单位。区级帮扶由每3-5个单位共同对所联系镇街实施多对一整体帮扶,统筹协调解决镇域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其中80个区直单位、公安武清分局既有联系帮扶镇街任务,又肩负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职责;其余9家党组织关系在武清的市管单位只参与联系帮扶镇街工作,不参与对困难村的结对帮扶工作。匹配安排帮扶单位时,坚持因需对接,党群部门对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重点帮扶、重点倾斜;经济部门和企业对经济薄弱村重点帮扶、重点倾斜。鼓励民营企业、志愿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特别要鼓励从困难村中走出来的民营企业家回馈家乡、支援建设。

三、帮扶重点任务

帮扶困难村重点落实好以下任务:

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巩固强化村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把党的一切工作落实到支部。围绕强班子、强队伍,深入开展驻村调研,了解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现状,掌握村情民意。在村级组织换届工作中,协助镇街党(工)委科学研判村“两委”班子合适人选,注重在致富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等群体中培养后备干部。换届后,围绕提高村干部能力水平,采取多种模式,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升村“两委”履职能力。加强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加强农村基层党建“1+7”系列文件要求,明确村干部惩戒措施,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并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不断强化村党支部政治功能。积极发展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增强村级组织生机活力。到2020年,困难村党组织全部达到支部班子好、党员管理好、组织生活好、制度落实好、作用发挥好的“五好”标准,普遍迈入先进党组织行列。

2.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大力推进产业帮扶,结合武清区发展都市型农业总体规划,以镇为单位完善产业布局,落实困难村“一村一策”,帮助困难村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现代都市型农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壮大主导产业,打造特色品牌。大力实施科技帮扶,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帮助引进推广农业优势新品种、实用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经济附加值。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重点发展村集体领办的农民合作组织,推动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帮助引进致富项目。到2020年,困难村全部建成“一村一社”,普遍形成主导产业,逐步实现“一镇一主业”,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

3. 增加农民收入。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农业技术和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不断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组织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依托示范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开发就业岗位,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农民创业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联合创业,实现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和经营制度改革,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电商,鼓励有条件的镇村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搭建线上、线下多种交易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4.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以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垃圾处理无害化、能源清洁化、村庄绿化美化、生活健康化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六化”建设和以有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便民超市、卫生室、村邮站为主要内容的“六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部达到村庄“六化”“六有”建设标准。加大生产性投入力度,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设施建设水平。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全力解决困难村吃水、用电、危房改造、教育、养老、出行等问题。帮助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改造提升工程,加大投入力度,整合服务资源,规范管理使用,确保到2019年年底前普遍建成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米、符合“十个有”标准的党群综合服务阵地。

5. 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健全以村务监督为重点的乡村治理机制,规范村级组织议事决策规则,落实村级重大事务“七步决策法”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账镇代理和村章镇代管、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各项制度,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作用,规范农村基层权力运行。开展“村霸”问题专项整治,严惩各种违纪违法行为,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健全村级民主管理监督机制,铲除“村霸”等问题滋生蔓延土壤,着力构建起村级事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长效规范机制。

6. 培育乡风文明。贯彻落实好文明武清“1+5”系列文件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经常性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新风正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良好氛围。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理性合法表达诉求。深入开展“平安村庄”建设,建立健全矛盾发现、调处、应急处置等各项机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信访积案,加强农村人防、技防、物防设施建设,促进村庄和谐稳定。到2020年,全都达到“平安村庄”建设标准。

帮扶建档立卡低收入困难群体重点落实好以下任务:

1. 促进就业转移一批。对有劳动能力和有转移就业意愿的,积极协调相关单位提供适宜的就业岗位、推介就业信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通过稳定就业实现稳定脱困。

2. 产业帮扶解决一批。对有劳动能力、有耕地或其他资源的,要立足现有资源,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商则商、宜游则游,通过扶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就地脱困。协调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帮扶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企业带动脱困。

3. 社会救助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困的,要协调民政等部门以社会救助方式兜底。协调人力社保、卫生等部门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政策方面适当予以倾斜,避免因病致困、因病返困;针对有在校学生的家庭,协调教育等相关部门适当减免学(杂)费。

四、严格驻村干部管理

1. 落实帮扶任务。驻村工作组在派出单位党委(党组)和区委、镇(街)党(工)委领导下,紧紧依靠村“两委”班子和广大党员、村民群众开展工作。要广泛了解村情民意,全面掌握困难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农民生产生活、农村信访稳定、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低收入困难群体等情况。要结合本单位和困难村、低收入困难群体实际,研究制定帮扶工作三年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低收入困难群体“一户一策”帮扶方案,确定帮扶项目、工作重点、落实措施和完成时限,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帮扶任务、验收不达标的,实行不达标不脱钩,驻村工作组不撤离,保障帮扶任务圆满完成。

2. 严格管理监督。市、区两级驻村干部必须完全脱产驻村,将党组织关系转至帮扶村,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严格落实集中学习、工作例会、请销假等制度和廉洁纪律要求,切实加强自身建设,自觉树立良好形象。三年帮扶期内驻村干部原则上不进行轮换,确因工作调动、自动离职、辞职辞退或健康原因不能正常履职需要个别调整的,须由区委组织部报经市委组织部同意。对于不称职的驻村干部,要按照程序及时调整,由派出单位重新选派,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 强化激励保障。要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关心关爱驻村干部。驻村干部帮扶期间的行政关系、工资关系均保留在派出单位,享受派出单位的各项福利待遇。各帮扶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好驻村干部生活和交通路费补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年休假等待遇保障政策,协调解决办公用房和住宿就餐问题,配备必须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为驻村干部工作、生活提供必要保障,确保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要切实加强驻村干部的工作考核,考核结果记入个人档案,作为提拔使用、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帮扶期间表现优秀的驻村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

五、组织领导

1. 落实工作责任。在区级层面成立结对帮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区委组织部、区农委、区民政局牵头,区财政局、区委宣传部、区委统战部、区种植中心、区林业局、区水务局、区畜牧水产中心、区农机中心、区人力社保局、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区建委、区规划局、武清国土分局、区教育局、区卫计委、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作为成员单位。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负责统筹协调全区帮扶工作开展,研究帮扶工作重要事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领导小组领导下承担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帮扶工作调查研究、组织推动、督促指导、宣传报道等任务。各成员单位在领导小组领导下按照职能分工,履行各自职责,加强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上下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其中,区委组织部重点做好驻村干部选派、管理和考核工作,区农委负责整合并推动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推动困难村产业发展,区民政局负责开展低收入困难群体建档立卡和帮扶工作。各帮扶单位党组织要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制定帮扶工作方案,定期听取帮扶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和改进工作措施,经常深入困难村走访调研,严格驻村干部监督管理,推动各项帮扶任务逐一落实落地。各镇街要把结对帮扶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结对帮扶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职责,切实搞好与帮扶单位的工作衔接和服务,为驻村工作组提供有力支持。

2. 强化政策保障。各区直部门要加大惠农政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推动涉农专项资金整合归并为结对帮扶专项资金向困难村倾斜,形成工作合力,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发展“一镇一主业”,增加农民受益程度。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采取PPP、政府购买、政银保等多种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要通过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困难村和低收入困难群体融资贷款,发展助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

3. 从严督促检查。要把结对帮扶工作成效作为帮扶单位绩效考评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要依托智慧党建“三农”信息大数据管理平台,完善结对帮扶信息管理系统,加强数据监测调查与统计分析,实行实时统计、动态管理,实现目标精准、措施精准、考核精准、成效精准。要加强经常性督促检查,坚持专项检查与日常督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通过听取汇报、专项调研、查阅档案、随机抽查等方式,一竿子插到底检查督办,并将督查情况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要针对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任务书,列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建立台账,销号管理,督促各项任务逐一整改落实到位。

附件:武清区结对帮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附 件

武清区结对帮扶农村工作

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组成人员名单

根据工作需要,区委、区政府决定调整区结对帮扶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后的人员名单如下:

组 长:周惠军

副组长:闫 浩 徐继珍

成 员:刘振明 宫汝洲 胡朝阳 祝海涛 赵爱忠

武 刚 高启生 杨来增 陈敬洪 杨东海

王春来 韩松龄 萧庆东 刘华民 邢广民

冯 军 赵学斌 刘俊江 尤雪杉 王国成

王增宇

办公室主任:闫 浩(兼)

常务副主任:刘振明

副 主 任:冯 彪 刘 刚 闫金瑛 尤雪杉

罗振奇

调整后,原领导小组成员自行免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