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静海区:集聚社会力量 共奏扶贫“大合唱”

  ■记者高阳

  从津沽大地到陇东深山,有一种力量在汇聚:投身脱贫,扶危济困;从繁华都市到广袤农村,有一种信念在传递:助力脱贫,无上光荣;从士农工商到科教文卫,有一种热情在点燃:参与脱贫,人人可为。

  近年来,静海区在对甘肃省镇原县的帮扶过程中,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总结社会扶贫经验,推广社会扶贫模式,宣传社会扶贫案例,广泛、有效地动员和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形成同心同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拧成“一股绳”,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

  搭平台,企业能量充分激活

  在镇原县方山乡王湾村姚山自然村,有一处陇东黑山羊保育基地。每次路过,都能听到羊圈里的黑山羊咩咩地叫着,见到有村民在喂草料或打扫。这是天津市物宗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项目。按时发放工资、每年都有分红,这个基地给王湾村贫困户们吃了“定心丸”。

  在方山乡贾山村,这里的肉兔、土豆、黄花菜等农副产品销售十分可观,村民足不出村就可以卖掉农产品,这是天津金仓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订单式收购的成果。

  在临泾镇耿塬村,有40亩的葵花籽和蚕豆种植,这是静海王口炒货协会的岳城食品公司扶持的项目;在孟坝镇,有运营的牛、羊屠宰冷链屠宰场,这是甘肃新静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项目……

  今年以来,静海区以加快脱贫步伐为目标,持续深化“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目前,静海区结对企业从87家增加到91家,与镇原县的86个贫困村结对子,进一步深化精准帮扶、丰富帮扶措施。其中,仅在扶持肉兔养殖产业上,就利用社会资金1300多万元,打造肉兔养殖合作社81个、肉兔养殖示范镇2个。目前,肉兔存栏37.8万只,出栏商品兔61.5万只,带动915户、3226人实现脱贫。今年疫情导致肉兔滞销,静海区在镇原县设立爱心收购站13个,累计收购肉兔4.5万多只,真正做到社会力量真帮实扶,帮扶成效显而易见。

  添智慧,结对帮扶持续发力

  微信联系、爱心捐赠、教学管理交流、骨干教师结对子、网上教研、同上一节课、互通一封信、共读一本书……静海区的学校师生与镇原县的学校师生建立深厚情谊,他们通过开展 “手拉手、共成长”励志报告会,互动交流,相互学习,成为“亲密一家人”。2020年,静海区在已建立的93所学校结对的基础上,新增建立21对幼儿学校手拉手结对,让企业家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与镇原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同时,广泛动员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各界人士与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重点帮扶机制。

  上好学,是老百姓世世代代最美好的期盼,“扶教育”是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彻底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静海区坚持“扶智”不放松,凝聚全社会强大正能量,让一幅幅教育扶贫的感人画面照亮镇原孩子们的希望道路。

  强协作,结对帮扶开花结果

  马渠镇三合村修建的漫水桥,解决了村内370户、1500多人的出行问题;新集镇吴塬村设立的黄花菜扶贫车间,吸纳了1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贾山村建设的肉兔养殖合作社,现有肉兔存栏7500多只……走进镇原县,随处可见社会组织结对助力帮扶贫困村的案例。

  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围绕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人员就业等帮助贫困村脱贫,这是静海区一直秉承的做法。今年以来,静海区动员静海乐器商会、王口炒货协会、用电协会、老区促进会、关爱退役军人协会等13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贾山村等13个未脱贫村全覆盖,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的内生动力。

  同心同力,共战贫困;同向同行,共赴小康。一曲静海社会各界协同参与的脱贫攻坚时代壮歌正在镇原大地上激情唱响。今年以来,静海区落实社会动员资金1681.5万元,完成任务指标的近3倍;静海的乡镇、学校、医院、企业、社会组织,与镇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350对,带动1516户、5528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有效解决了镇原地区产业、医疗、教育、养老等领域的短板。听,我们脱贫攻坚的战鼓声更响了,迈向小康社会的脚步声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