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解锁深山里的“幸福密码”

  ■记者陈泽宇

    脱贫攻坚,产业是基础;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

  7月的原州,遍地花红柳绿,山风掠过梯田,泛起阵阵绿浪。百姓们兜里有了钱,笑意写在脸上,告别贫困,走向小康,体现在百姓生活中,就是这么具体实在。

  “心里高兴得很啊,家门口就有钱赚,老百姓现在都想干事、愿干事,生活也变好了。”上肖镇路岭村的金兔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白憬说。

    这几天,白憬正给兔仔儿分窝,忙得不亦乐乎。她从笼子里捧出一个个兔仔儿,放到“新家”里,把棚温调节到适宜的温度,再放上定量的饲料。一只只兔子或吃食、或嬉戏、或打盹……

  “兔仔儿长到35天就要赶紧分窝育肥,育肥35~40天,每只兔子平均体重达到5斤,每只母兔一年能产6~8胎,每胎8~12只,平均产仔50只。”白憬一边忙活,一边向我们念叨起她的“养兔经”。

    合作社创立以来,累计带动镇内净口、杨城、北庄、翟池等村及周边荔堡镇、丰台乡共40多户群众发展养兔产业。现已初步形成了“饲草种植—肉兔养殖销售—兔粪还田”的简易生态循环生产模式。

  2019年,该合作社已带动23户贫困群众每户养殖肉兔1~2组。预计全年可带动肉兔养殖50户以上,户均年稳定增收超过5000元。

  “今年上肖镇完成了姜曹、杨城肉兔养殖合作社规范提升,计划在北庄村建成肉兔养殖合作社养殖暖棚2座,可带动贫困户16户,养殖基础母兔500只。目前,全镇散户养殖196户,基础母兔存栏7600多只,力争年底达到1万只。”上肖镇党委书记耿元枢介绍说。

    不光路岭村,山坳里处处是风景。

    来到距离路岭村5公里外的上肖镇翟池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庆镇公路沿线两旁一行行大片饲草玉米幼苗。

    今年以来,上肖镇采取“村级统一规划、农户自主发展、企业订单收购”的经营模式,全镇共种植饲草玉米5000多亩,建成梧桐、翟池千亩示范点2个,雄武、北庄500亩示范点2个,共计优质饲草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

    同行的翟池村党支部书记郭锦涛说:“我们村继续在增强群众致富内生动力上做文章,确定了饲草玉米这个产业,去年饲草玉米亩产约4吨,按照保底价每吨300元计算的话,亩均纯收益可达800元以上,户均增收3300元以上。今年种植饲草玉米的群众更多了,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脱贫路上,上肖镇通过做大做强扶贫产业,确定以培育壮大林果、畜禽、中药材、饲草四大主导产业为支撑,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绘就了一幅群众幸福生活的新画卷。

  “国家拉了我一把,往后的好日子还得我自己拼搏,不管怎么样,我都会努力生活,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正在地里劳作的村民说,勤劳致富给了百姓好日子的盼头。

    东西部协作过程中,静海与镇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共实施设施蔬菜基地、瓜菜综合市场、舍饲棚圈养殖、到户产业奖补、331+”合作社奖补、劳务培训、文化教育卫生等七大类项目,辐射带动全县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曾经,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思想落后、内生动力不足,贫穷始终困扰着这里的百姓。如今,每个村子都找到了解锁致富的“幸福密码”,循着初心使命,在全面小康的路上寻梦,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