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与经验研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回顾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获得启示,对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追溯

“小康”作为对理想社会与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奋斗与追求。

“小康”一词最早见著于诗经·大雅·民劳》。其“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反映了当时老百姓在周厉王暴政之下,对有劳有逸,温饱安定生活状态的向往,而作为理想的社会状态,最早则出现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礼记·礼运》详细地描绘了儒家理想的社会模式:一是黄帝、尧、舜治理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财产公有、保障健全、安定有序的“大同” 社会。二是在“大道既隐”之后,以“天下为家”的私有制为基础,依靠“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使社会上下有序,老百姓生活安定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相比是一种次优的选择,但不失为当时社会现实下的理想模式,也是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除儒家之外,道家、法家等对理想社会状态也进行了思考和描绘,这些思想为后世“小康”目标提出及发展作出了思想铺垫。

但从现实看,古代中国“千五百年间……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公、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也。”老百姓多是“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小康”生活是老百姓难以企及的向往。

(二)近代“小康”目标的探索与发展

近代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老百姓生活更加艰难。在食不裹腹的日子里,对衣食无忧、社会安定的“小康”生活的期待更加强烈;另一方面伴随国门被打开,西方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给人们因长期封闭而禁锢的思想带来了冲击。一批先进知识分子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社会变革主张。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采取“托古改制”的方式,主张通过维新变法,实现从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发展。他认为“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其中“升平世”就是小康社会。他结合西方进化论的思想对传统小康思想进行了积极改造,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主张。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者,但深受传统儒学正统思想影响。 面对“ 华夏大厦之将倾” 的危急,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 的时代口号,“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追求的目标。他提出的“三民主义”,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既包含大同社会的理想与抱负,也有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张与举措,他把“ 平均地权” 和“节制资本” 作为在积贫积弱的中国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希望“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

当时以康有为、孙中山为代表的一些进步知识分子,虽然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与中国传统社会理想相结合,对“小康”目标作出了新的设计,但由于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缺乏正确的判断,他们的设想中很大程度上有着明显的空想主义色彩,所以“小康”目标在近代终究没有变成现实,更惶论“大同”。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演进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的:“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致力于强国富民,这一历史进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从其发展的逻辑演进看,经历了四个阶段。

——“四个现代化”目标的提出及部署(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虽然没有直接谈到“小康”社会的概念及任务,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小康”情怀,那就是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强民富,而且找到了“现代化”这一目标与路径。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总理提出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之后随着对其理解的深入,对内容表述进行了调整。1964年12月21日,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提出在20世纪内分两步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由此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正式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方针。然而这一实践进程,后来被“文化大革命”打断。

1949-1978年,我们党带领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努力,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与成就。其间虽然出现了失误,但这一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及取得的成效,为摆脱贫困和改善人民生活奠定了物质基础,为之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逻辑前提。

——现代意义的小康”目标提出及发展(1979-2000年)

改革开放之后,面对蓬勃发展的世界现代化大势,邓小平敏锐地发现我国发展现状与世界现代化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为此对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目标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再思考和重新定位。

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方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也是邓小平立足国情,第一次明确提出“小康”的概念。 1984年邓小平会见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时又指出:“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由此可以看出,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最初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另一种表述,他把传统的“小康”思想与当代的“现代化”理念与实践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阶段。这种表述不仅具有时代性又富于民族文化特色,有益于国人理解和接受。

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将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写入党的文件,确定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1987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分三步实现之后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将部署与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的逻辑起点。

199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描绘小康社会的前景,并“小康水平”作出了清晰的界定:“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从而明确了小康社会以经济目标抓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小康90年代中期,国家制定了《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这三套标准包含了经济水平、物质生活收入、人口文化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指标,不仅形成了比较具体的目标体系,也充实了小康社会的内涵,使小康社会思想更加丰富。

1997年在提前完成“翻两番”任务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提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零零零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三步走”战略,突出了对全面发展和制度建设的高度重视,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按照《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指标测算,1999年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实现程度为96%、90%、92%。城镇居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4%、9.6%。医疗卫生、教育、人均寿命普遍提高。200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48美元,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总之,1978-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645亿元增长到99215亿元,年均增长9.5%,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如图)。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老百姓对小康生活有了切实感受在此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呼之欲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发展(2001-2011

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宣布了我国“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以“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并作了全方位部署和系统论述,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全面”。为此围绕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平衡、不可持续的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到战略位置,从而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日益丰富完善。2007年党的十七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并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升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高度和实践进程,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的逻辑展开。

 经过不懈努力,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了显著成效。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民总收入按照当时汇率计算达到4300美元,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 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及实现(2012-2021年)

党的十八大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目标的基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标要求更加关注民生在强调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指标,充分体现了不断满足了人民利益要求的价值取向;突出了问题导向针对当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三不”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了政策措施,强化了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提升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生态文明创造性地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使“四位一体”发展为“五位一体”。并正式提出“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由“ 建设” 到“ 建成” 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清晰思路、坚定决心和充足底气。

为保证这一目标任务的完成,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基础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全方位保障。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党中央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实际出发,在已经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小康的标准,也在以往参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的同时,要求根据各个区域的情况,更加侧重其主体功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特别明确了“两不愁、三保障”,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综合指标更加科学、覆盖人群更加广泛、经济增长更有质量、人的全面发展和公共服务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思想更成熟定型。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我们注重抓主要矛盾,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通过打赢三个大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020年,“十三五”即将结束之际,中国最权威的经济发展信息发布平台和经济研究中心的《中国经济学人》面向中国经济学人十三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七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设置满分10分、6分及格评分判定结果(如图所示),平均分是7.08分。这一调查表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进展符合预期,完成情况良好。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就及目标的实现,标志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实现。这是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国情实际,大力解放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必然结果。  

至此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小康”的夙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如愿以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将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充分的物质基础、精神准备和制度规范。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验启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明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历程给予了我们一系列经验启示。

(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其提供了政治组织保证

“小康”作为社会理想和目标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探索和追求,今天这一目标能够变为现实,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为其提供了根本政治、组织保证。

首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小康社会”的顶层设计。从“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这一发展历程中,从提出目标、制定方针政策,到调整目标任务、完善体制机制,再到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形成合力,始终是我们党发挥着主导和凝聚作用,没有党的统一领导和设计推动,不可能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其次,党的领导是小康社会“全面”的保证。小康社会的“全面”表现在:覆盖领域要全面。不仅是经济 ,还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个方面,是“五位一体”的全覆盖;覆盖人口要全面。要将小康社会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人,要能够实现共享;覆盖区域要全面。“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别,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只有做到这样的“全面”,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这一点恰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的初心使命和宗旨。再次,党的领导是战胜风险挑战的保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中,我们面对了一系列风险挑战,每一次都能战而胜之,在于党的先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方向和信仰的支撑;坚强的组织领导核心形成了强大凝聚力和带动力;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这些都彰显着党的领导在重大斗争考验面前的力量和优势,是我们战胜困难的保证和底气。

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其提供了价值基础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康社会本义就是生活安定无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则是让人民有更高质量的生活,有更全面的发展,这既是人民意愿的表达,也是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首先,一切为了人民是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致力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978年我国人均GNI190美元,到2020年已经超过1万美元,人口预期寿命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要求的层次更高、范围更广,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开始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我们通过深化改革着力解决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目标,并为之而奋斗特别是2020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贫困地区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具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其次,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成功的宝贵经验。邓小平说“我们党提出的各项重大任务,没有一项不是依靠广大人民的艰苦努力来完成的。”习近平也指出“许多改革都是由基层群众自发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的重要力量。”当年小岗村十八户农民摁下红手印“包产到户”,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也拉开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序幕,正是因为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我们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事实证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创造出彪炳史册的历史伟业这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三)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其提供了制度优势

我国地域广大,各地资源禀赋、气候环境、风俗习惯、人口素质不同,所以小康社会目标推进速度和侧重点各有差别。发展好的、发展快的地区,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帮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完成直接而有效的途径。

为确保全体人民共同迈进小康社会,我们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在人、财、物各方面党和政府统筹安排向贫困地区倾斜。首先,加大政府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近1.6万亿。其中中央财政累计6601亿元。”充分发挥了政府主体和主导作用,有效地引导了有助于实现脱贫的农业、教育、医疗、交通、生态等转移支付向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其次,通过东西部对口扶贫、调动企业等社会力量扶贫,形成东部发达地区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常态化支援。“东部9省市共向扶贫协作地区投入财政援助和社会帮扶资金1005亿多元,东部地区企业赴扶贫协作地区累计投资1万亿元”。再次,向贫困地区提供干部和人才支持。截至2020年底,全国在岗驻村工作队25.5万个累计驻村300万人,大批干部科技人员深入扶贫一线,舍小家为大家,与贫困群众结对子,诚心实意把自己聪明才智贡献给贫困地区,这不仅缓解了贫困地区干部人才缺乏的现状,促进了贫困地区及人口发展观念转变和自身贫困治理能力的提升,也焕发了当地的精神面貌,增强了自强自立的信心,从而实现了我们党“让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事实证明,以举国之力办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样的“大事”,在西方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必须始终坚持和发展的制度优势。

    (四)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其提供了规律遵循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所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生产力水平很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不够充分,在生产关系上过于强调“一大二公”,忽视了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使生产力发展遭到了极大破坏。改革开放之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而初级阶段的突出特点是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也决定了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解放发展生产力。因此我们首先在农村进行体制改革,从“一大二公”到“包产到户”,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为实现小康目标创造了条件。其次,我们党始终以国情为据,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针对发展中的实际问题,较真碰硬,以实的导向,严的规矩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使我国快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再次,党的十八大以来,为确保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脱贫攻坚实际相结合,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通过“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使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从而打了脱贫攻坚战,确保了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事实证明,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地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就能够为生产力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遵循和持久动力。

(五)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其提供了力量源泉

“小康”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理念,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思想源泉和力量支撑

    首先,优秀传统文化深具凝聚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无论作为生活状态还是社会状态,它所包含的物阜民丰、安定有序的思想和目标,不仅是儒家等诸子的共识,也始终是沉淀在国人心中的向往。“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今天赋予了时代色彩的“小康”目标,之所以为当代国人所认同,并形成号召力,产生行动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根脉”“灵魂”没变,这种民族文化的继承和肯定,形成了共同的民族心理认同。正是这种认同,强化民族的向心力、弱化离散力,构成了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从而成为中华儿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磅礴力量的源泉。其次,优秀传统文化是形成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硬实力的提升,也有软实力的展现当今世界无论是“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还是“现代化”等概念、思想,都是源于西方的话语表达。而“小康社会”则是我们原创的对外话语体系是用我国传统文化的话语,向世界表达中华民族实现美好理想获得全面发展的目标与路径的理念。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以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由它所代表的中华文化,中国理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所蕴涵的中国价值、中国精神、中国气象为更多人所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彰显

事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 在今天各国利益诉求不同、各种文化思潮交锋的环境下,中华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智慧、政治智慧、价值理念是形成和展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源泉,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定文化自信。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一,的实现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其实现过程所形成的经验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提供现实的指导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