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支教架起“公益桥” 汇聚爱心助脱贫
支教架起“公益桥” 汇聚爱心助脱贫 结束支教回到天津时间不短了,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八幼儿园教师曹希峰建的“甘肃百家支教志愿队微信群”里,仍然不时有人问西部山区的孩子们有什么需求?自己能为扶贫攻坚做点儿什么…… 在甘肃清水支教一年,曹希峰不仅为当地同行送去了经验、为孩子们送去了知识和快乐,还摸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公益助学道路。 今年28岁的曹希峰从事幼儿园工作5年多了,是天津为数不多的男幼教老师之一。 【采访: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八幼儿园教师 曹希峰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所以一直就有个想法:能为像自己一样的农村困难家庭的孩子提供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去年一得到西部支教的消息,我就第一时间报了名!】 甘肃省清水县秦亭镇百家村群山环绕,海拔超过1500米,道路蜿蜒曲折。生活条件之简陋,甚至超过了曹希峰自己年少时的经历!而当地百姓的期盼、孩子对知识的渴求,更让他倍感肩上担子的分量。 由于当地师资缺乏,曹希峰被安排在百家中心小学担任五年级的数学老师。他一边抓紧熟悉当地的教材,一边通过电话和互联网,向在天津教小学的同学请教,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适应磨合的过程。 【采访: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八幼儿园教师 曹希峰 工作中我发现,有一部分孩子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我觉得有必要做个家访,让家长也能督促一下孩子的学习。到第一个学生家,一进门我就惊呆了:刚下过雨,院子里泥泞不堪;土坯房里也是泥地面,光线非常昏暗,没有几件像样的家具,爷爷奶奶不会说普通话,通过学生当“翻译”我才知道,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老人不识字,根本没办法辅导孩子学习。】 通过家访,曹希峰了解到,班上不少孩子是“留守儿童”,隔辈的老人只能提供最基础的饮食起居,无论在物质生活还是在心理层面,这些孩子都需要更多的关爱。曹希峰自感力量微薄,就在个人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并配文“这边孩子生活环境和天津差的比较多,爱心人士能否帮一帮?”希望唤起更多人对这些贫困学生的关注。 【采访:天津市河北区第十八幼儿园教师 我们对曹老师的支教工作都非常关注,他发在朋友圈里的那些图片、真诚的话语,打动了我们这些同事!大家积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