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美丽红桥展芳华 砥砺奋进谱新篇

       清晨,漫步新建成的子牙河滨河公园,芳草萋萋、绿树成荫、碧水长流,生机盎然的滨水休闲绿廊舒适惬意。

   朝阳升起,这片静谧的土地也随之忙碌起来,天津西站里高铁穿梭、项目工地上建设正酣、光荣道科技产业园内工程师加紧技术创新,一派只争朝夕、生机勃勃的景象。

   

    环境更美了、发展更好了、百姓更乐了……这是在红桥区工作、生活的人们的真实感受。几年来,大家亲眼见证着这片老城区的美丽嬗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桥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提出的“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打造绿色城区、建设美丽红桥”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教育兴区、土地强区”发展举措,全力打好棚户区改造、招商引资、创文创卫、安全稳定四场硬仗。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区环境、百姓生活等各方面发生显著变化,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2018年以来,红桥区连续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十三五”期间,完成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288.41亿元,新增注册企业13830家,注册资金754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94%;盘活空置楼宇50万平方米;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68 家。

   

    一组组翔实的数据彰显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近年来,红桥区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动能新增长点培育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光荣道科技产业园加快建设,陆家嘴金融广场、正融科技大厦等一批品牌商务楼宇投入运营,水游城、欧亚达等商业载体经营业态不断优化,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消费繁荣,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双提升。

   

    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离不开健康优质的营商环境。红桥区坚持将优化对企业服务摆在突出位置,倾力推进“一制三化”审批制度改革,减事项、并流程、缩时限、优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破堵点、解难题。企业从开办到经营的时间压缩在1日以内,要件齐全的2小时内即办即走,在全市率先推出政务服务7个工作日制度和注册企业免费刻章服务,实现企业“零成本”开办。2018 年在中山大学对全国266个政务服务大厅调研考察中,红桥区政务环境排名第二。

   

    政府的贴心保障让更多企业有了留在红桥区投资兴业的决心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好项目、大项目纷至沓来。中国工商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天津)职场负责人介绍说,他们的顺利进驻得益于红桥区的大力支持,“政府帮我们协调解决了大楼确权、供暖、围墙翻修等问题,让职场能够在去年4月初就实现交付使用。”

   

   城市建设提质增效 环境面貌日新月异

   

    低矮破败的棚户区化身为美丽的生态公园,拥挤脏乱的占路市场摇身一变成为宽阔通畅的行车道,老小区旧貌换新颜让人眼前一亮……近年来,红桥区全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城市功能更新和城区绿化等,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城区载体功能显著加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西于庄、铃铛阁、西沽南,曾几何时,它们是红桥“棚户区”的代名词,留给人们的印象不外乎脏、乱、破、小。如今,随着城区建设步伐加快,这些城市脸上的“疤瘌”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正迎来开发建设的好时机。

   

  3.33万户家庭、超15万居民出棚入楼,实现了从“忧居”到“优居”的转变,3000亩土地、17个可出让地块,也为红桥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区域高质量发展释放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红桥区抢抓棚改机遇期,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善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形象,提供97.8万平方米优质载体,向“上”发展的载体功能和聚集作用不断凸显,纪念馆路、保康东路等7条道路完工通车,子牙河南路等12个市政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完成了和苑起步区C地块、民族文化宫、北岸中心等海绵城市建设项目71个、216万平方米。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区和天津市文明城区,消除辖区全部旱厕112座,用71天平稳顺利清撤全部10个占路市场和7个自发市场,解决了南大寺周边环境卫生死角等长期存在的历史难题。深入实施园林绿化工程,在“渔村”原址建成14万平方米的子牙河滨河公园,提升改造7个生态园林景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93%、绿地率33.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6.89平方米,红桥区路更宽、地更净、景更绿,变得更美了。

   

   补齐短板改善民生 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每天清晨,韩师傅和队友们聚在西沽公园里练习抖空竹,他说:“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队伍和专门的训练场地,大伙儿特别有归属感,练得格外起劲儿!”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桥区围绕“衣食住行、业教保医”,持续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实施 20 项民心工程,着力补齐发展短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于民。

   

    办人民满意教育,红桥区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编制红桥区第一个基础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草案),全面完成学前教育学位补建两年攻坚计划,新建三条石地块小学,改扩建红桥小学、桃花园小学,组建3个小学办学集团和3个中小纵向一体化办学集团,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环境,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

   

    打造“健康红桥”,建成11个医疗联合体、6个120急救站点,迁建红桥区中医医院,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全科门诊建设,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累计签约89.6万人次,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90%,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天津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一批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环境优雅的街道、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老人家食堂建成投用,在营标准化菜市场达到18座,一个游泳馆、一个健身中心、一个体育公园和153 处健身园完成更新建设,天津运河桃花文化商贸旅游节、相声节等旅游品牌深受市民游客喜爱……居民有了更充足、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亮点1

   

    大美生态 滨河宜居

   

  “这几年社区里的绿化越来越好,早上来这锻炼锻炼,听着鸟叫,闻着花香,真是一种享受……”家住水木天成社区的李阿姨兴致勃勃地向朋友们介绍着她心中的“宝地”──小区里新建的十字形绿化带。在红桥区,像李阿姨一样心中藏有这样“宝地”的人还有很多。之所以被大家称之为“宝地”,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质──够生态、很宜居。

   

    近年来,红桥区借助“三河五岸”的独特生态优势,深入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提升河北大街、勤俭道、光荣道、复兴路沿线绿化近9万平方米,建设改造道路街头裸露地、三角地、清拆地等可绿化地块10余处6000平方米,打造形式多样、精致优美的街头生态绿地和街心景观。

   

    为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红桥区结合创文创卫工作,通过清撤占路市场、开展“楼道革命”、推进“厕所革命”、治理“十乱”问题等,着力解决了一批居民“家门口”的难事。“门口原来是条占路市场,环境乱、卫生差,晚上吵得睡不好觉。现在好了,占路市场拆了,新的标准化市场开业了,生活质量一下就提高了!”说起现在的环境,住在水西园社区的栾大爷赞不绝口。

   

    此外,新建2座有害垃圾收集点,新增2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完成社区再生资源智能回收项目,推动500余家餐饮企业安装环保净化设备,新创建2个市级精品美丽社区和6个美丽社区,生活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十三五”末,红桥区已形成整洁、优美、舒适、有序的市容环境新格局,完成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阶段性目标,有效改善了全区的生态环境。

   

  亮点2

   

    老有所养 幼有所教

   

    衣食住行有专人照顾,身体健康有全方位医疗保障,下下棋、跳跳舞、写写字,在位于丁字沽北大街3号的汇福养老院里,老人们的生活惬意又多彩。两年前,这里的“主人”还是红桥区体育局,2019年,这里因位置便利和环境安静被“选中”,经过改造,成了可提供100张床位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

   

  “十三五”期间,红桥区加快推进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站)、老人家食堂及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全力打造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为老服务水平和质量,向全区老人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

   

    为尽快补齐养老院床位缺口,红桥区采取压缩调换办公用房和利用配套公建作为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用房的方式新建一批养老机构。截至目前,全区有养老机构28家,养老床位280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37张。

   

    除了增加养老床位,入住老人的健康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红桥区加大资金投入,对全区15家养老机构进行消防设施改造,施工总床位1638张,总面积达1.8万余平方米。同时,全面促进医养融合发展,全区除5家医养结合养老院以外,其余养老院均与区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了医养互助协议。此外,通过新建、改扩建等方式,在9个街道全面建成日间照料中心(站)95个、一级老人家食堂11家、二级老人家食堂97家。建设“养老机构智慧安防管理平台”,打造“互联网+养老”模式,让养老服务更加智能化。

   

    在破解养老难题的同时,学龄前儿童入园问题同样备受关注。近年来,红桥区多措并举,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补充学前教育学位5540个,超额完成学前教育资源建设两年攻坚计划。鼓励多种办园形式,开展学前教育片区联动,提升民办幼儿园办园水平。加快推进幼儿园三级监控系统项目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区、园”监控平台初步全覆盖,真正做到“信息可实时汇总、图像可远程调用、应急可视频指挥”,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可靠保障。

   

  “十四五”时期,红桥区还将积极推动特色幼儿园建设,实现“网格化”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打造知名园所。

   

  亮点3

   

    土地赋能 潜力无限

   

  “以前每到这个月份就要开始担心涨水了。”今年50岁的胡顺来站在新家的阳台上,远眺几百米开外的子牙河滨河公园感慨地说,那里曾是他住了大半辈子的“渔村”。2018年红桥区对“渔村”实施搬迁改造,胡顺来和街坊们实现了出棚入楼,而曾经逼仄危陋的棚户区化身为了绿意盎然的滨河公园。

   

    在红桥区,像胡顺来这样因棚改而受益的群众,有15万余名。2019年11月1日,红桥区攻坚克难,提前并超额完成棚改“三年清零”任务,实际完成73.77万平方米,3.33万户居民彻底改善了居住环境。

   

    棚改腾挪出的大量土地为区域发展释放了广阔空间。近年来,红桥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实施“土地强区”发展举措,充分利用棚改释放出的3000亩优质土地资源,整理出17个可出让地块,精心组织区域开发、城市更新、便民服务等十大工程。在原零散平房点位上,新改建了一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了一批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老人家食堂、菜市场等公共设施,规划新扩建一批中小学及幼儿园,建成投用后全区“一老一小”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在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的同时,红桥区深入挖掘地块开发潜力,精心举办了多场土地招商推介会,重点介绍土地项目、区域规划、区位优势、惠企政策等。今年1月,金潞园以15亿元的成交价格顺利出让,为全区土地市场繁荣注入新鲜活力,“土地强区”实现良好开局。5月14日,天津首批集中供应土地迎来首个成交日,红桥“土地强区”再下一城。作为全区首次参与集中供地的项目,同时作为市内六区挂牌面积最大、起始总价最高的项目,红桥区报春里地块以34.2亿元的价格由中交地产摘得,表明企业对项目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市场对红桥区域发展潜力的充分肯定。

   

    自实施“土地强区”发展举措以来,红桥区土地整理工作进展迅速。按照后续出让计划,全区还将陆续推出铃铛阁、同义庄、西于庄Z1Z2等地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