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小康工程(天津)
为解决当地吃菜困难 天津援藏企业采用了“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经营模式“津鹏模式”有张力 丁青农业添活力

连绵青山,云雾缭绕,空气稀薄的雪域高原上,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的蔬菜大棚内一片生机勃勃。当记者日前随海河传媒中心天津援藏采访团来到西藏昌都市丁青县时,村民们正在大棚里采收着即将上市的蔬菜。

   “来尝尝我们种的黄瓜,没有任何污染,可甜了。”蔬菜大棚内,技术人员曲培在翻译的帮忙下,热情地介绍着他们种植的蔬菜。咬上一口,泛着翠绿色的瓜肉,入口清香脆甜。“这用的是咱天津黄瓜研究所的优质种子,产业园为了增加黄瓜这种蔬菜,试种了几个品种的黄瓜,有的不适合高原生产,种不活,最后选了两个品种的种子种植成功了。因为是在高原,光照更强,所以种出来的黄瓜口感更甜。”丁青县津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贾士博说。

  说起来在高原种植蔬菜,天津援藏干部、丁青县政府副县长刘宏强告诉记者,高原地区肉类比较丰富,当地百姓吃菜是比较困难的,即使买菜很多也是外地运过来的,售价较高。在天津援藏前指和丁青县援藏工作组的协调努力下,天津援藏企业在昌都市丁青县投资成立丁青县津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紧接着在2017年5月,丁青县津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丁青县协雄乡合作,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丁青县农业生态产业园,并建起60栋温室大棚和一座2000平方米智能温室,生产经营蔬菜、水果和花卉。

    “为什么叫津鹏呢,津就是天津的津,鹏是因为丁青县以前也有大鹏鸟之地的意思,所以取名津鹏,就是意为两地携手共同发展。”刘宏强说。据他介绍,这个农业产业园的一大特色,就是采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的“津鹏经营模式”,在带动农牧民脱贫中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个模式就是以企业为中心进行市场化运营,让合作社农牧民参与到园区的种植和管理工作中,降低合作社经营风险,增加社员的收入。经过两年来的努力,协雄乡惠民蔬菜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被全国农民合作社发展部际联席会议认定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在“津鹏模式”的带动下,产业园的大棚里种出了黄瓜、西红柿、白菜、辣椒,还有高原特色红土豆,共十多个品种的蔬菜,送往产业园在丁青县城内设立的三个直销店,以成本价销售给当地农牧民。尤其是红土豆品种,通过科技手段,亩产量由原来的400公斤提升到1000公斤,不但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了健康安全的蔬菜,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淘出了“金疙瘩”,带动了当地扶贫产业的发展。

  在蔬菜大棚里,来自合作社的琼琼正在采收小西红柿,她告诉记者:“我已经来产业园工作三年了,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每个月都有3600元的收入,到了每年两个月的挖虫草季,还有补贴,工资能拿到5000元,如今一个人的收入就能让全家7口人脱贫,很高兴,也很幸福。”“ 现在园区已经带动17户66名建档立卡户脱贫,不少像琼琼一样的农牧民不再去靠挖虫草生活,而是选择了留下来从事稳定的工作。”丁青县津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国在一旁说。在加大“输血”力度的同时,产业园还注重提升丁青自身“造血”的能力,积极开展农牧民种植技术培训,为丁青农业发展打造一批技术好、带动能力强的“土专家”“田秀才”。园区与丁青县人社局合作,已经对约200名农牧民进行了农业技能、知识培训,激发了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提升了专业能力。

  据王春国介绍,今年在现有基地基础上,再新建温室大棚13栋,引种玫瑰花、林下资源等新品系,提供15个就业岗位,带动10户51名建档立卡户增收。新建集冷鲜仓储、精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综合产业链项目,可以解决蔬果季节性上市问题,保障本地市场供给,带动周边农牧民300户就业创业,通过产业链延伸提高群众的就业增收。